玉门市ldquo五个一rdquo
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玉门市紧扣政策要求、人选标准、规范流程等关键环节,抓住“五个一”,让党组织换届过程经得起核验、人选经得住考验、结果经得起检验,确保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换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好面貌。
着眼谋划部署,一体化推进
换届工作一开始,就迅速成立领导机构、抽调工作人员、制定实施方案,全市17个乡镇(街道)党(工)委和85个村(社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细化推进计划、开展摸底调查、化解矛盾问题,形成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以参与换届工作人员为重点,分层次开展集中轮训、系统培训、预演实训余场次,深入学习换届政策规定、法律法规、程序步骤、工作流程。提前抓好审计工作,集中财政、审计、农经部门等力量对村和社区财务收支、集体资产管理使用、债权债务、生产经营性等情况进行盘点清算,并将审计结果面对面进行反馈。同时,以村(社区)为单元,公示财务收支和账目情况,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着眼摸排调查,一揽子整顿
建立落实县级领导包乡走村(社区)、乡镇(街道)对标衔接、村(社区)挂图推进、督查指导每周调度“四项”制度,制定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单、换届工作任务单、闭环推进提醒单,定期“对账”“消账”,不断压紧靠实责任。坚持领导带头,17名县级领导带头下沉一线搞调研,掌握选情民意,带动各乡镇、街道对村(社区)逐个“过筛子”、摸实情。按照“五个摸清”的要求,采取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全面掌握村(社区)人口规模、“两委”班子现状、人选选配和突出社会矛盾等可能影响和干扰换届的情况,分别建立工作台账。对排查出的7个难点村、3个社区制定了“一村(社区)一策”,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5起。坚持先整顿、后换届,严格落实“四个一”领导包抓机制,对年初摸排确定的6个村、1个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提升,着力消除风险隐患。
着眼人选筛查,一把尺度量
聚焦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下深水”物色优秀年轻人选,引导他们积极参加“两委”换届选举。按照村(社区)“两委”班子职数职位设置,选拔“双好双强”型干部、选配村(社区)书记和主任“一肩挑”、提出放宽条件和下派干部人选,做到“A+B”人选方案两手准备。严格落实村(社区)干部凡进必审和县级备案制度,修订完善玉门市村(社区)“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机制,对照负面清单,前期对名现任“两委”成员、名后备干部进行联审;对名“两推”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资格联审、组织考察,既把受过刑事处罚、涉黑涉恶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挡在门外,又把“双好双强”人选选进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完成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到39岁、34岁,%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
着眼有效衔接,一站式指导
坚持把“大调查、大排查”作为选举前必走程序,全面摸清党员群众对上届班子的满意度和拟选班子的期望,特别是把准离任干部思想动态,做到对候选人心中有数、对可能影响选举负面因素心中有数。结合人口普查工作,对(村)社区党员进行排查,摸清党员不能参加选举的具体原因,按照“五类党员”分别登记造册。认真分析选举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和易出问题的环节,完善细化操作流程和选举办法,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加强督促指导,按阶段列出督查指导重点,分3轮对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点穴式”督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交办、督促整改。
着眼氛围营造,一条龙宣传
充分利用网站、电视等平台,开设“聚焦‘两委’换届”电视广播专栏,发布“一图带你看换届”5期,编发换届信息87条,悬挂宣传横幅多条,营造“人人支持换届、人人参与换届”的浓厚氛围。建立“开通一条监督热线、设立一个监督信箱、聘请一批监督员、签订一份承诺书、24小舆情监控”五位一体监督体系,发布《致全市广大党员群众的一封信》,提醒广大党员群众遵守纪律要求,做到“五个严防”。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聘请换届风气监督员名,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多份,切实为换届工作保驾护航。
来源:玉门市委组织部
撰稿:张建国
监制:郭志翔编辑:王惠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cf/10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