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乡村正在被秸秆能源化利用改变
北京中西皮炎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82253.html
上一篇文章: 玉门农业农村干部充电忙 下一篇文章: 玉门市城乡用工岗位信息7月12日
玉门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站在新的起点上,新能源产业在玉门迅速崛起。大量的玉米、辣椒秸秆和木材等农村废弃物通过现代化工艺处理,变成了焦炭、肥料、可燃气等新能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支撑。
玉门市农村能源和人居环境改善服务中心主任张玉龙介绍,玉门市已经建成了甘肃西能环保、甘肃盛泰嘉、甘肃天宁新能源、盛远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等秸秆利用主体,每年可收集利用秸秆55万吨,其中肥料化利用7.3万吨,饲料化利用37.3万吨,燃料化利用8.6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1%。
站在中渠村秸秆清洁能源处理厂区里,40多岁的魏永忠介绍说,他们公司主要解决农村废弃柴草、秸秆和树枝树根回收利用问题,已经取得了10项发明专利,解决了附近农村3万多亩农田的秸秆回收。“按照每吨农林秸秆元算,受益农户达多户,已经有户农民用上了生物质燃气。”
魏永忠是甘肃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柳河镇、花海镇建成生物质气化站2处,建成机制木炭棒生产线2条,年产生物质燃气万立方米、原木炭和机制炭0吨、木醋液吨、木焦油吨。农户以每吨秸秆折价元入股,可随时兑换生物质燃气、木炭等所需产品。
记者在花海镇、柳河镇等乡镇采访时发现,玉门农村废物能源化利用步伐明显加快,一批秸秆清洁能源项目快速崛起。一条5万吨有机肥生产线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年处理畜禽粪便7.5万吨以上,利用秸秆1.5万吨以上,已经形成了“生猪养殖+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设施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
据魏永忠介绍,玉门市目前形成了秸秆炭气联产综合利用、秸秆燃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和秸秆肥料化利用模式。(记者王云祥)
更多资讯,可点击下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cf/1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