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最大的天敌居然不是蚊香别不信,
春天的到来气温上升,万物复苏,与春天一起走来的可不只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蚊虫这些在秋冬蛰伏的虫类也随着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悄悄来到我们的身边。
上周我每天都会带宝宝去爬山,知道山上蚊虫多,我每次出门前都会帮宝宝喷上防蚊虫的,虽然还会被叮咬,但可以降低被叮咬的次数。
那天走到门口碰到邻居小孩,她平时跟我家宝宝玩得比较好,看到我们准备去爬山,她一定要跟着来,两个小孩子一起爬山增添了很多乐趣,但邻居孩子出门前没做好防护工作,脸被蚊子咬得到处是包,看到她妈妈心疼的眼神,我都感到非常抱歉。
每年春夏季,尤其是一些年纪小的宝宝,在被蚊虫叮咬之后,只能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难受,所以经常会哭闹不安,搞得大人也很难受。
关于蚊子——4个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一、为什么蚊子会那么多?
太会生!
每只蚊子都是一支生产队,一次交配,终身产卵。
一只雌性蚊子一生可产卵6~8次,每次约~00个,也就是说一只雌蚊子一生约可以繁殖只蚊子。
二、所有的蚊子都咬人吗?
不,只有母蚊子才咬人。
公蚊子是有名的素食主义者,平时喝喝花蜜吃吃草汁。
但母蚊子就不一样了,为了促使它们的卵巢发育成熟,顺利产下下一代,它们会在交配后去吸血,以获得人们血液中的蛋白质。
三、住的楼层高就没蚊子了吗?
不管几楼,都有可能受到蚊子的袭击。
有研究表明,蚊子本身可以飞米,比埃菲尔铁塔还要高(埃菲尔铁塔高度约24米)。
所以不管你家在几楼,都躲不开烦人的蚊子。
不过大部分蚊子是「懒汉」,飞到6层楼高的地方就不错了,偶尔有些飞上10层楼的,是不咬人的雄性蚊子。
但也盖不住「内卷」,有些聪明的蚊子会跟着你坐电梯去到更高的楼层,在那里定居繁殖,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四、为什么蚊子就喜欢在你快睡着的时候嗡嗡呢?
蚊子小小的身体里,明明没有发声的器官,为什么会在人类睡觉时,会在耳朵边上发出如此让人讨厌的嗡嗡声音?
其实,蚊子的“嗡嗡”声音都是翅膀在扇动时发出的声音。
在飞行寻找目标的时候,蚊子的翅翼振动的频率非常快,每秒种可以达到几百次,能推动空气来回地运动,产生细微的声音。
蚊子的公母区别也决定了发生的嗡嗡声的“噪声值”区别。雌蚊子体型比较大,翅膀震动频率较慢,声音比较低沉,大约是hz左右;雄蚊子震动频率快些,声音高一些,大约是hz左右。
此外,蚊子还能感知二氧化碳浓度,我们在睡眠时,大量呼出二氧化碳,蚊子自然就会跟踪二氧化碳大量产生的区域,所以就会盘旋在我们人类的头部周围,加上深更半夜周边的噪声很低,蚊子这么-hz频率地在你耳边扇动翅膀,自然是一直能听到讨厌的嗡嗡声音了。
蚊子是如何察觉“猎物”的?
一靠嗅觉:
人体可以产生上百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研究发现,这些成分可以通过外界风向、人体移动和呼吸气流形成羽毛样的小气流(羽流)。
蚊虫通过下颚须上的化学感受器感知羽流,搜索范围可达0米。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在蚊子的感觉系统中所呈现的“图像”越清晰,便于蚊子进行定向追踪。
二靠视觉:
蚊子属于双翅目昆虫,应用常规组织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其视觉系统包括复眼和视叶两部分,复眼为视觉感受器,具备感光和成像功能,视叶则为其感觉中区,视觉范围大约6米左右。
很多人疑惑:现在才春天,为什么就有蚊子了
蚊子作为一种变温动物,对外界的温度变化很敏感,当气温低于10度,就冻得打哆嗦,大部分的蚊子会被直接冻死。
而那些身强体壮的蚊子就会找到一个温暖、潮湿、安静的场所将自己隐藏起来,比如菜窖、杂屋、或墙角、床底、柜子后面甚至是电脑主机里都是不错的蚊子藏身处。
它们会暂停自身的生长发育及吸血、生殖等活动,生存~6个月,等次年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的时候再从冬眠之中苏醒过来开始吸血并产卵。
对于这种能够依靠自身能力熬过严寒冬季的蚊子,我们称之为“越冬蚊”。以成蚊过冬的有中华按蚊、淡色库蚊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蚊子是以卵过冬的,如白纹伊蚊。雌蚊会在越冬之前将卵产在积水处或潮湿处,待次年春暖下雨积水后,它们的卵会孵化为幼虫,然后蜕皮变蛹,最后羽化成蚊,开始新一轮的觅食产卵。
明明天还没热,为什么现在就开始灭蚊?
不要以为气温还低就不用担心蚊子打扰,或许它们正潜伏在暗处,准备“咬”你个措手不及。气温一旦超过10度,蚊子就快要苏醒了。
不过成功从冬日存活下来的蚊子不多,所以环境中蚊子的总数量不高。抓住春季的有利时机早日进行灭蚊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高峰期(25~0℃)蚊子的密度,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春天。
为什么蚊子更偏爱孩子呢?
1、宝宝出汗多
宝宝各方面的新陈代谢都会比较快,新陈代谢出来的废物会通过汗来呈现出来,而汗液这些物质对蚊子的吸引力更强,所以宝宝会比较容易被蚊虫叮咬。
宝宝睡觉的时候更容易出汗,并且在这个时候宝宝的体温相较于成年人来说会更高,这也成为了宝宝容易被蚊虫叮咬的一个主要原因。
2、宝宝缺少防备能力
越小的宝宝,敏感度也差,有时候蚊子叮咬很久,宝宝都像没有感觉一样。当叮咬过后,有孩子反应过来时,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由于宝宝被蚊子袭击时,不会采取任何措施,蚊子就更容易欺负宝宝。而成年人一听到蚊子的声音,就提起十二分的戒备来,蚊子自然也就无从下口了。
、宝宝皮肤娇嫩
相对于大人而言,小孩的皮肤是特别的柔软很稚嫩,蚊虫就很容易刺穿孩子的皮肤;而且大人对蚊虫很敏感,一旦感觉皮肤有异物,会立刻反应过来,驱赶蚊虫,不让蚊虫得逞。但小孩就不会这么敏感,很容易就会被蚊虫叮咬。
除了孩子,这5种人也经常受到蚊子的“青睐”
第一类人: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
蚊子具有趋暗性,蚊子怕光但又不喜欢光线太暗,最喜欢在弱光环境下。白天,当人们穿着深色衣服时,反射的光线较暗,恰恰投其所好。因此穿深色衣服及肤色偏黑的人被叮的机率大。
第二类人:喜欢出汗的人
蚊子对出汗多、新陈代谢较快的人“情有独钟”。彭光辉解释,汗液是蚊子的觅食信号。因为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蚊子对此非常敏感,一旦嗅到这些物质的气味就食欲大开。所以,一些刚刚运动完、大汗淋漓的人是蚊子的“最爱”。
第三类人:喘气粗的人
人在从事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呼吸会加快,这样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便于蚊子进行定向追踪。因此,喘气粗的人、胖人、呼吸沉重的人更容易被蚊子叮咬。
第四类人:爱化妆的人
使用香水、发胶、面霜等带花香味的化妆品,被蚊子叮咬的几率会增加。因为多数化妆品都含有可吸引蚊子的化学成分。所以化妆的人比素面朝天者更受蚊子“追捧”。
第五类人:孕妇
孕妇对蚊子的吸引力也会比普通人高。因为孕妇在妊娠后期呼气量会变大,而且孕妇腹部温度会升高,所以容易被蚊子骚扰。
警惕“登革热病毒”传播者——"恐怖的杀手"伊蚊!
外号“花斑蚊”,它们的特征是翅膀没有斑,但是身体有很多黑白花纹。它们最喜欢在白天活动,也喜欢阴凉的地方。叮人非常凶猛,而且飞行速度极快,可随心所欲地做前后滚翻、俯冲、急转弯等“高难度动作”。
但飞行距离短,主要集中在繁殖地米内。可传播登革热、乙型脑炎、基孔肯雅热等疾病,有“亚洲虎蚊”之称。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9亿人面临登革病毒感染风险,每年全世界有.9亿人左右感染登革病毒。
伊蚊这个传毒“流量”小团体,瞬间得到数以亿计人类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cf/12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