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倫敦西區音樂劇的製作與行銷模式
中國經濟網年4月8日
一提到音樂劇,好多人先想到的是美國百老匯。其實我們熟知的很多音樂劇,比如《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西貢小姐》等,都是在倫敦首演後,才在百老匯上演。倫敦西區(WestEnd)是和美國百老匯齊名的世界兩大戲劇中心,而且從歷史上來講,倫敦西區的歷史要更悠久一些呢。比起看電影、看球賽,看戲劇是對於英國人來說更加受歡迎。資料表明,年倫敦觀影的人數達到萬人次左右,收入超過了6億英鎊。
4月7日,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聯合主辦的“文化人才國際交流與合作計畫–演藝創作行銷大師班”中,來自英國倫敦西區的著名製作人馬克·戈謝和行銷教父亞當·肯懷特,向學員們分享了音樂劇的製作與行銷。
英國特色:公立劇院與商業劇院進行合作雙贏
據瞭解,倫敦人的戲劇傳統可以追溯到17世紀,倫敦西區有近50家商業劇院,在漫長的幾百年中,這些劇院是如何生存發展的呢?
成功製作過幾十部音樂劇的英國著名製作人馬克·戈謝表示,和其他國家一樣,英國音樂劇製片人首先要選擇劇碼,然後負責整個劇碼的籌資。籌到資之後,就要挑選製作團隊,包括導演、舞臺設計、舞美設計等,在完成這些細節之後,還需要和導演商討,選演員和舞蹈表演者,可謂事無巨細。
他認為,在前期準備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選擇合適的劇院,“劇院過小讓劇碼視覺效果和經濟效益無法最大化;劇院過大也達不到演出的效果,甚至收不回最初的成本。”馬克·戈謝這樣解釋道。
他介紹,倫敦西區和百老匯的情況還有一些不同,就是在西區既有純粹的商業化劇院,也有受到政府補貼的一些公立性的劇院,比如英國的國家劇院就是接受政府補貼的。在英國,像馬克·戈謝這樣的商業製作人更傾向兩者之間能夠達到一定的合作。
為什麼要合作呢?馬克·戈謝表示,商業製作人可以與一些補貼型的劇院進行溝通,從他們那裡收購或者是採用他們一些良好的劇碼。當在商業劇院進行改編和商演的時候得到的收益時,還可反哺這些公立的劇院,他們拿到錢之後會進行更好的創作。“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何樂不為?”
音樂劇行業:最大的稅種就是增值稅
在英國,製作人要直接和政府稅務部門對接,負責處理所有和稅務相關的事務。對做音樂劇行業來說,最大的稅種應該就是增值稅。“增值稅就是大家在買劇院戲票的時候需要由我們這方代繳給政府的”馬克·戈謝這樣說。
同時除了票價的增值稅之外,還有很多別的稅種,比如一個外國的演出團體來到英國合作拍劇,還需要特別的扣除外國人的表演預提稅,這個預提稅也是占到20%到25%左右,由製作方代繳給政府。如果是外國單獨個人的表演者到英國來進行表演,就要繳納個人收入所得稅,也是20%左右。
購買版權:很少完整會加工改編
近年來在中國IP大行其道,很多公司甚至不惜重金囤積購買版權。馬克·戈謝則表示,英國製作人很少去完整購買一部國外的音樂劇,或者很少把國外整個團隊原封不動搬過來到英國進行巡演。因為馬克·戈謝覺得,作為一個製作人真正有價值的不是擁有多少版權,而是自己在行業的影響力。“所以我從不將購買版權作為衡量自己價值的第一要素。比如我在百老匯買了《髮膠星夢》,但我只是買了一段時間的版權,這段時間內在英國只有我一個製作人擁有它的改編權和商演權。我覺得這部分版權的價值加上我自己的影響力,兩方面才能帶來預期的收益。”
馬克·戈謝也舉了另外一個例子,每年耶誕節他就會在皇家劇院商演一部關於耶誕節的歌舞劇,是由俄羅斯的表演團表演的,這是原版引進一絲不動的。他表示只有像這樣的國際舞蹈表演以及國際芭蕾舞團這種形式,才會考慮整個團隊全盤引進。“我們在純利潤的範圍進行一定程度的比例劃分來分割收入利潤。”馬克·戈謝介紹道。
公司運作:創意廣告、行銷、法務全部外包
在公司運作方面,馬克·戈謝表示自己並沒有所有的專業團隊,“比如說不會有自己內部的行銷團隊,所以我要借助AKA(英國最大的演藝行銷公司)幫助行銷;我也沒有自己的報社,我需要把我的廣告和宣傳交給長期合作的報社。當然,我有一些合同工,比如我在辦公室的時候我有自己的會計給我預算財務方面的工作。”
收入分成:充分調動版權工作者積極性
當一部音樂劇進行盈利的時候,在西區會這樣進行收入分配。首先要把錢交給投資者,他們投了多少錢就要交給他們多少錢,第一步要還清投資者的投資。剩餘利潤的20%給創作團隊,創作團隊包括導演、舞美設計等,剩下40%就交給製作人了。馬克·戈謝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現在盈利是鎊,其中20鎊給創作團隊,40鎊給投資者,剩下40鎊是交給我自己。”
版權收入是怎麼來的?都是從整個音樂劇的收入中進行分成,比如一個音樂劇收入非常高,其中可能高達50%都能作為版權收入,所以,這部音樂劇如果寫的越好,越受歡迎,創作團隊能夠獲益頗豐。
演藝行銷教父:成功行銷的十個步驟
“一部成功的音樂劇除了強大的製作團隊,還必須有優秀的行銷團隊,如果沒有觀眾,製作團隊也將不復存在。”行銷教父亞當·肯懷特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劇院燈火通明的時候,可以看到觀眾與演員一塊笑、一塊兒哭,一塊兒拍手,這是非常充滿意義的晚上,正是我們的工作才讓他們的夜晚如此的豐富。”
亞當·肯懷特是英國最大的演藝行銷公司AKA的創始人,他表示做戲劇行銷目標非常明確,第一讓從不看劇的人來看;第二讓愛看劇的人多來看。
英國整個戲劇行業是非常繁盛的,去劇院看劇的人比去電影院的人要多,而資料表明還有45%的英國人從來不去劇院。“當我看到45%,在我眼前就是很大的商機了。”亞當·肯懷特說,如何把這些商機活躍起來呢?做到以下10個步驟,行銷成功幾率大增。
一是大資料分析。基於之前銷售資料的經驗來分析,什麼樣的人會在什麼樣的時間買什麼樣的票。然後和製作人直接進行溝通,票價的範疇是多少,最高價是多少,入門級的價格是多少。亞當·肯懷特介紹經驗說,有時候需要在定價的時候定的稍稍高一點,可能會超出觀眾的預期。其實這一套行銷定價的方式也是從航空業和旅遊業、酒店業得來的經驗,比如有時候機票的價格A天比B天要高,看劇的時候也是週末比平時要高,簡稱“動態定價。”
第二就是媒體圈。行銷團隊中有專門和媒體打交道的人,包括紙媒、數位媒體、電視、劇院、廣播等。
第三就是特定的受眾。比如說有時候一部劇內容和主題都和美國的風情文化相關,那麼受眾比較特殊,是針對長期居住在英國和倫敦的美國人,以及來倫敦旅遊的美國人。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cf/4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