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课堂她眼里的脱贫攻坚

趣味课堂为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下西号镇结合实际,开办理论课堂、实践课堂、指尖课堂、互动课堂、趣味课堂等“五大课堂”,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学习成果入脑入心。

小编将陆续为您推出下西号镇“五大课堂”的精彩内容,今天让我们走进“趣味课堂”,一起来学习吧。

张茜茜,女,汉族,年11月出生,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年9月通过甘肃省大学生村官选聘至玉门市六墩乡政府,任柳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年12月任玉门市下西号镇政府扶贫专干。交流发言

秦倩,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她曾说道:“扶贫这条路,走起来确实不容易。在这条路上,我离父母远了,但是和村民的心近了;我走丢了爱情,但是收获了乡亲们的亲情。”这句话非常朴实。每个人的24小时,投身到了工作,势必在家庭、父母、生活上就少了。秦倩从数十万驻村扶贫干部中脱颖而出,必然是在工作中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经历。

  从年11月开始驻村算起,秦倩从共青团河南省委赴孙庄村任第一书记,85后秦倩是河南省委选派的数百名驻村第一书记中年龄最小的。年,两年任期届满时,秦倩主动向组织申请留任,至今仍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我准备在孙庄村干到年年底脱贫攻坚战全部‘收兵’的时候。”秦倩说。   秦倩到孙庄村任第一书记前,孙庄村还是省级贫困村。村里一共有户、人,其中贫困户户、人。经济发展严重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低,“连续十多年都没有一个女孩儿愿意嫁到孙庄村”,是一个无村庄规划、无集体收入、无基础设施的“三无”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   经过几年的帮扶,秦倩带领孙庄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如今,孙庄村年集体收入达到42万元,贫困率从34.2%降到0.9%,从远近闻名的“穷村庄”变成“富裕村”。年被河南省评为“脱贫攻坚示范村”,获得了河南省“五个好”村党支部、周口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经过秦倩的努力,孙庄村成为中国梦·脊梁工程河南定点救助村和中国脊椎侧弯专项救助帮扶村,同时还是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定点大学生实践基地。   短短几年,孙庄村有这么大的变化,得益于秦倩打造的“孙庄脱贫模式”。“孙庄脱贫模式”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孙庄村的产业、教育、医疗和电商。   刚到孙庄村,秦倩就意识到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必须大力发展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她发现西华县是河南特色小吃胡辣汤的发源地,就想借此做点文章,创立一个产业,打造一个品牌,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但她的想法一提出来就被泼了冷水,村里不支持,乡里也不支持。一套设备就要多万元,大家都担心这个胡辣汤产业会不会“夭折”,但是秦倩坚信一定能成功。为了说服村民,她多次召集村干部和老党员一起开会商讨,对大家说:“我们独创品牌,贴标生产,节约成本,请大家相信我,所有的费用由我个人来想办法,商标注册、包装设计、厂家生产、销售渠道,都由我来联系,如果赚钱了,是我们村的集体产业,赔钱了,我自己出!”   经过秦倩的努力,以孙庄村的一个自然村邵蛮楼村命名的村集体产业“邵蛮楼胡辣汤”办了起来,还邀请邓亚萍作为品牌代言人。现在的“邵蛮楼胡辣汤”果然不负众望,已远近闻名,去年还出口到加拿大。不但为孙庄村创造了巨大的品牌商业价值,还开启了西华县胡辣汤电商产业链的大门。年,秦倩给孙庄村的学生拉来了资助:所有户籍在孙庄村且考上大学的学生,不管是考了多少分,不管是考上了本科还是大专,均领取了元至元不等的奖学金。“一个家庭能出一个大学生,几年之后就能从贫困户直奔小康。”秦倩把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她为孙庄村引进科大讯飞“智慧课堂”,争取到价值40万元的智能化小机器人和最先进的新媒体教学设备,让孩子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认识世界,有效地拉近了乡村和城市的距离。   秦倩还组建了小学足球队和“追风少年”乒乓球队,先后请来王励勤、邓亚萍、李雪英等奥运冠军来到学校和孩子们互动。她先后37次协调社会爱心人士为村里捐赠现金、衣服、营养餐等。为助力大学生圆梦,她大力整合社会资源,为西华县累计捐赠万元,资助大学生余名。   刚到孙庄村时,秦倩把村里的贫困户分为三类:因学、因故、因病,其中“因病”是贫困的重要原因。   第一次走访孙庄村时,秦倩发现一个小男孩被铁链锁在树上。听村里干部介绍才知道,小男孩儿叫孙俊豪,是一名脑瘫患儿,智力只有一岁。小俊豪还是一名孤儿,由爷爷奶奶抚养,他还有个弟弟。爷爷出去干活,担心小俊豪会乱跑,就用铁链把他锁在树上。   经过协调,秦倩把小俊医院接受治疗。有一次,小俊豪突然喊了秦倩一声“妈妈”,从那以后,秦倩就下定决心,不管以后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要一直帮助小俊豪一家。   秦倩刚来孙庄村的时候,村民李二磊因患有强制性脊柱炎和双侧股骨头坏死,已经瘫痪在床8年,只有60多斤,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给李二磊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后来,秦倩通过各种途径多方联系资金渠道,把李二医院进行免费手术治疗,节省了23万元。   经过治疗,李二磊逐渐康复,如今他是拥有30个店铺的电商创业青年,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还担任了孙庄村团支部副书记。   秦倩发现,孙庄村有许多村民得了和李二磊一样的强制性脊柱炎,为了让更多贫困家庭的患者得到救治,秦倩多方协调,最终,共青团河南省医院和基金会共同在孙庄村启动“中国梦·脊梁工程”精准医疗扶贫行动,成功建立渠道救治患病患者。她把医疗救助工程引进到河南,基金会为每名患者捐赠5万元手术费,累计投入1亿元,目前已有名贫困家庭患者得到救治。   秦倩还在孙庄村建立了河南省首家第一书医院,形成了“互联网+第一书记+健康扶贫”的新模式,通过远程网络医疗资源共享,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专家看上病,看好病,通过义诊、免费体检等一系列措施解决孙庄村因病致贫的问题。   秦倩在孙庄村还有个昵称叫“闺女书记”。秦倩说,“闺女”最开始是孙庄村的何权大娘叫起来的。   何大娘的儿子和儿媳都在新疆打工,家里就剩下她和小孙女。秦倩刚去的时候,总去跟她唠嗑,还给她的小孙女儿拿了好多玩具和衣服。何大娘就对秦倩说:“你比我自己的亲闺女还亲呐!”慢慢的,“闺女书记”的称号就在村里流传开了。   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秦倩已举办余次帮扶活动,办了多件惠民实事,引进资金万元。先后投入万元,硬化道路26公里,整合万元,建设了小学餐厅、办公楼、足球场等配套设施,引进万元整治了坑塘。   如今,新建成的孙庄村文化广场、产业扶贫车间、新村委办公楼、公共厕所等已投入使用,投资万元的村民文化大院和第一书记电商服务站正在建设当中。孙庄村同时绿化植树棵,安装路灯盏,添置垃圾桶个等。秦倩还引进河南大广园林等5家企业签订了扶贫协议,农户平均年增收元。三年来,孙庄村容村貌改天换地,从昔日的穷村庄变成了配套设施齐全、村民安居乐业、村庄焕发生机的美丽乡村。

“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使命、担当是什么?这些年的经历让我找到了答案:把青春之歌融入时代旋律,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梦想,把学有所长奉献给脱贫一线。”秦倩告诉记者,“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我一定要完成好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我们村的支部书记常对我说,秦倩啊,咱孙庄村的口人,可都是你的娘家人啊。是啊,做这样一个幸福的‘闺女书记’,我的青春,扎根农村,无怨无悔!”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涉及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世界发展史上是伟大壮举,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应该很自豪,因为我不凑巧正好赶上了这场战役,而且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毕业生开始便投生到了这场战役。秦倩“舍小家为大家”,我自己每每看到秦倩这样的优秀青年事迹,不免自惭形秽。我渴望忘我的工作劲头,但是我舍不去对自我的迷恋;我羡慕敬业的工作热情,但我舍不去对家庭的眷恋;我欣赏优秀的工作成绩,但我舍不去对懒惰的依赖。我87年出生,很多时候在迷茫和困惑中被动前行,很像一只油腻腻的蜗牛,毫无目的、毫无生气、毫无秩序,就这样唱着高昂的调子,慢慢让自己成为了芸芸众生,准确的说还是一只油腻腻的蜗牛而已。

工作感悟

美国电影《实习生》,讲述了一位70岁高龄的老人本·惠科特在年轻时是个事业有成的商人,退休后不甘寂寞重返职场,以高龄实习生的身份加入了朱尔斯·奥斯汀创办的时尚购物网站。一开始,本·惠科特与公司的年轻人显得格格不入,但是性格随和的他很快赢得了同事们的好感与信任。退休之后重返职场,成为朱尔斯·奥斯汀创建的时尚网站的实习生的故事。

第一次看这部轻喜剧时,我还是一名自豪的大学生,看完轻松的睡一觉就什么都忘了。第二次看,我是毕业后三年,心里对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埋怨,这部电影让我感到了温暖,让自己沮丧的心情有些缓解。第三次看,我已经是一位光荣的关关妈妈,年龄33岁,我已经没有因为电影影响自己太多的情绪,我开始从电影中学习。学习自律的生活、有节奏的工作、健康的心态、平和的交友。年轻人的生活总是很动荡不安,总是起起伏伏,也许磨平年轻人棱角的不是生活和世界,而是年轻人自己。

33岁的自己反观26岁的自己,看到的是对什么都义愤填膺,总是表现的死气成成,无视同事之间的感情,整体感觉就是个阴阳怪气的怪胎,也难怪当时的老干部总是嫌弃我们这些年轻干部。正如富兰克林所说,我也是25岁就死了,只等75岁掩埋。可是我并不甘心继续这样庸庸碌碌的生活,我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和工作,我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一个退休在家可以过着安逸平淡生活的老年人,尚可有着一颗寻找新鲜感,不安于现状,永不止步的心态,更何况年轻力壮的我,我需要反思并学习,学习本·惠科特的为人处世,低调谦卑,认真对待生活。我相信,虽然我们磨平了自己棱角,但是我们也拥有了更自信和沉稳的生活态度。

扶贫成效

下西号镇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通过落实“一户一策”、培育“五小”产业、冲刺清零、固强补弱等措施,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全镇户人建档立卡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策划审核:汤云图文编辑:马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jw/10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