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这种头的莆田女人,全国男人都会爱
N海都记者蔡学伟通讯员林春盛詹智琼文/图
不
久前,一场规模盛大的妈祖髻表演赛在湄洲岛举行。这场活动,不仅让现场的上万位观众近距离欣赏了湄洲女传统“帆髻”的制作过程,也让这一传承千年的“顶上艺术”有了展示的空间和舞台,为进一步推动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宣传作用。
新旧艺人同场竞技帅小伙爱上妈祖髻
当天参与表演赛的共有99位选手,其中湄洲岛内的选手有33名,岛外的选手有66名。这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0岁,最小的年仅17岁。有的选手从事妈祖髻梳制已经有30多年时间,有的却仅仅只有2周的时间。尽管手艺熟络程度各不相同,但新旧艺人同台竞技,还是给观赛者留下了极强的视觉冲击。
▲百人齐梳妈祖头的壮观场面
来自莆田某美体工作室的帅小伙小卢是这次比赛中唯一的一名男选手。在比赛现场,他一面用发胶固定模特的发型,一面用梳子将模特的长发盘成船帆的形状。从他的表现来看,很难想象出他学习妈祖髻梳制的时间才半个多月时间。
小卢告诉记者,他并不是一名发艺师,之前从来没有给人梳过头。前不久,他参加了莆田举办的“妈祖髻”教程,才第一次了解了“妈祖头”的制作过程,并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参加完教程后,他又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教程和录像自学,这才初步掌握了妈祖髻的梳制技术。在来湄洲岛参赛前,他只成功完成了两次“妈祖髻”的梳制,在岛上是他第三次梳制这种传统发式。
▲模特与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互动茅新华摄
“成绩如何,我并不在意。”小卢说,他看重的是这项技艺本身的魅力。希望自己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能真正掌握妈祖髻的梳制技巧。今后有机会,能为更多人梳这样的头型,让这项莆田的传统艺术能够走出湄洲岛,走向更远的地方。
▲选手正在给自己的模特描眉
老艺人母女同台为传承不遗余力
今年80岁的蔡阿钗是此次参加比赛年龄最大的艺人之一。作为湄洲岛人,她从事妈祖髻的梳制已经有30多年时间。此次,陪她一同参赛,并给她当发型模特的正是她的女儿。
尽管母女俩的比赛位置位于赛场左后方的一个角落,但蔡阿钗娴熟的梳制技艺还是很快引起了观众的注意。比赛开始不久,她所在的位置周围,就围满了观众和摄影师。
▲模特一脸期待,等待着选手完成作品——茅新华摄
蔡阿钗的女儿告诉记者,母亲是湄洲岛上梳制妈祖头技艺最娴熟的老人之一,每次岛内有活动,需要梳制妈祖头,祖庙和相关单位就会请她的母亲前去帮忙。现在的妈祖髻比过去有所发展,其中为了固定帆髻造型,在发髻的顶部位置增加了一面头巾。而这一头巾正是她母亲的创意,现在已经被广泛采用了。
▲一位位梳制好“妈祖头”的模特正在接受评审
蔡阿钗告诉记者,湄洲女发髻与大海衫、红黑裤子并列为湄洲女服饰的三大显著特征,此发髻相传为妈祖生前亲自设计,妈祖一生未嫁,将身心许于大海,独创的发髻是妈祖短暂的一生中“帆髻示志”的象征。“髻为帆、针为锭、线为缆”,湄洲女发髻中各个配饰都有着独特的寓意,寄托湄洲女对出海打渔的亲人一帆风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第一位完成梳制的模特正在展示
“一个好的发髻,帆的造型一定要正,配缀的花饰也要摆放均匀。”蔡阿钗说,固定造型就要用上数十枚发卡,还要加上发胶定型,因此,每梳制一个妈祖头都需要至少几十分钟。她梳制一个妈祖头,有时还要个把小时。这项传统技艺学习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现在看到政府举办这个发髻大赛,有年轻人加入到“妈祖头”的梳制队伍中,她觉得十分欣慰,因为毕竟后继有人了。
▲获奖选手和模特接受颁奖
据了解,举办“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赛,正是旨在以培训促传承,以比赛促弘扬,在充分展现“湄洲女发髻”独特魅力的同时扩充掌握“湄洲女发髻”技艺的人员队伍,进一步推动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
海莆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莆田女结婚不足两年背债万!婚姻法出了大BUG?看完不敢结婚了……
公公突发心梗,媳妇这样救回老人的命!为了你的父母,这篇文章必须仔细看看
痛心!6岁男孩命丧超市,母亲断腿!你绝对想不到凶手竟然是它……
可怕!男子抽烟时香烟突然爆炸!这种事情发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本期编辑/张敏运营总监/李伟强值班主任/许爱琼
*本文由海峡都市报新莆田团队创作,版权归海都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莆田热辣资讯
尽在海都新莆田
莆田吃喝玩乐
尽在乐享莆田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次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jw/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