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雾霾卷土重来环保部取消停工令,贸
编者按:“又开始了,雾霾又来了。”“北京这雾霾成功让我找到了不晨跑的理由。”“哪个牌子口罩防雾霾效果更好,可以测评一下。”近日北京雾霾卷土重来,让不少人对将要到来的冬天忧心忡忡:雾霾是不是将成为这个冬天的新常态?一、环保部停工令取消,雾霾难消...去年,针对不时光顾中国北方的严重雾霾,环保部和工信部发布了史上最严的停工令!
方案提出后,8省34市全部加入,钢铁、建材、焦化、铸造等行业,都设定了具体数额的限产比例,譬如限产30%,甚至50%。不可否认的是,在此政策的推动之下,天气状况有所好转。然而,在今年,正当人们还在热议“最强停工令”何时到来之时,近日,环保部正式发文,今年没有停工令!
《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对钢铁、建材、铸造、有色、化工、焦化等高污染和高耗能行业,不再进行统一的停工限产比例。而是由各个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停工限产的范围和时间。这不得不使我们想到了经济学家王福重谈到华北雾霾时说的话:1、工业生产是雾霾的 大来源,河北正在工业化前期这个阶段,它主要的工业形态就是钢铁、水泥,“这些东西可以排出大量的雾霾,如果想让北京消灭雾霾,河北省的工业生产就要停顿。但是,河北省工业生产一旦停顿下来,以河北人现在的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的水平,那他去搞什么呢?”2、“两种选择。 种,空气特别干净,但是饿得两眼发昏,另外一种就是吃饱了撑得,但是空气脏了,他肯定是要后一种。北京……你想呼吸没有雾霾的新鲜空气(的权利)并不高于我们河北省要发展生产、要排放雾霾的这种权利。”3、“再说一次,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将持续几十年,急也没用……这既是我们的幸运也是不幸,时代的局限。”现在,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已经放松了冬季污染防治措施,因为在一场破坏性的 中,在经济下行的运行压力之下,中国已经将经济增长置于环境治理之上。而环境,自然而然成为了 的牺牲品。据专家称,对京津冀区域而言,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之下,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区域防治空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二、这次空气污染没让高碳排放工厂全背锅不过,这次当局没有把空气污染的锅让北京周围的高碳排放工厂来背,而是归咎在了个体消费上。国家媒体翻出了北京环境保护局五月的报告,当中提到,生活面源,例如所有煮饭、发胶、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加起来,占了这座城市大气污染排放总量的12%,这意味着,生活面源的量和工业排放旗鼓相当。15日,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回应称,北京市今年发布了 的一轮大气PM2.5来源解析结果,结果的确表明: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三分之二,区域传输占三分之一;现阶段本地排放贡献中,生活面源贡献率也的确进一步凸显,达到了12%。北京PM2.5源解析专家组的专家表示,生活面源当中的确包含香水,但是说是香水引起了北京大气污染,这不够全面准确。
从北京本地排放来看,生活溶剂排放的大头还是移动源造成的尾气排放和蒸发排放等,香水、发胶等日用消费品产生的VOCs还尚处于少部分;另外,日用消费品也属于一大类,包括香水、发胶、美甲产品、汽车维护产品、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其中香水等用品所产生的VOCs总量要远小于其他的产品。介于中美 让经济减缓的现状,政府今年冬天会较少抑制环境污染。去年冬天,津京冀地区执行过工业生产禁令,但是这个月环境部表示,他们会允许周围的钢铁工厂生产,只要他们达到了排放标准。
同时,他们调低了该地区和周围秋冬两季总减少排放量的标准,总共28个城市。PM2.5减排标准从1年前就降低了3%,这个冬天的减排标准又降低了5%,这个数字将从10月1日到3月31日在服务于这些北方城市。三、 和经济压力下的中国经济
首先,中美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应低估的。自3月22日特朗普签署中美贸易备忘录以来,美方 轮对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第二轮对亿美元商品征收10%关税。目前,美国对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新关税已达到10%,并可能在1月1日升至25%,中国经济开始感受到压力。随着企业准备应对美国关税的影响,中国的制造业增长势头正在减弱。中国 的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8月的51.3降至9月份的50.8,为8个月以来的 点。与此同时,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至50.0,危险地接近于收缩指数(低于50)。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成品制造商遭受了特别严重的打击,减少了对原材料的采购。除在中美 中,中国经济所遭受到的打击之外,中国自身经济的下行压力也使得中国不得不采取其他措施以促进经济发展。进入年以来,市场弥漫着各种悲观的情绪。GDP缓慢下行,三驾马车全面下行,各项指标均呈下行趋势;投资增速趋势性下行,进出口增速则因 而蒙上了一层阴影;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发展陷入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美 持续发酵、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剧、……中国领导人不得不放松环境法规,以刺激经济增长。四、雾霾中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如果污染模式能让经济增长持续,能一直在大道上狂奔,那污染也未必是一个很坏的选项。问题在于:身处雾霾的中国,经济也在“雾霾”之下,何去何从,无人知晓。雾霾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中国的经济结构。这也是所有人都知道,但所有人都不知道怎么做的“斯芬克斯难题”——未来,做好了,我们是欧美。做不好,我们就是拉美。很明显,放眼世界格局,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不会有欧美那样的幸运。传统经济体量与既得利益的积重难返,官僚结构的僵化与保守,人口结构的迅速老化,世界经济结构的加速更新,可能令我们的选项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自力更生,自我消化。但无论如何,中国经济具备巨大的弹性,我们的体制红利仍有巨大释放空间。我们还是祝福我们的经济最终能走出雾霾,即使这看起来会很艰难,很吃力。雾霾像一场战争,或者一场革命,它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并不是简单的有或者无的选择题。生在每一个时代就有每一个时代的命题去解,而我们这个时代,雾霾就是其中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jw/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