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爆了快看新华网是怎样描述我大玉门的

甘肃省玉门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绿色宜居新玉门

玉门,因西域和阗美玉由此通关而得名。玉门,历史悠久,自汉元狩二年(公元前年)设县,已经走过了多年的发展历程,因唐著名诗人王之焕《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名扬四海、家喻户晓。全市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6镇6乡和3个工业园区,总人口18.2万。

  玉门城市建设一瞥

  玉门城市建设

玉门,丝绸之路璀璨的明珠,自古有“塞垣咽喉、表里潘维”和“丝路重镇”之称;玉门,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铁人”王进喜的故乡。玉门,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被称为“世界风口”,是甘肃省太阳能总辐射能量最高区域之一,逐步形成风电、光电、水电、火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多能并举、互补开发的多元化新能源产业体系。玉门,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被国务院正式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累计争取转移支付资金14.39亿元,正在成为复合电力富集区、循环经济和高载能产业快速发展的示范区、承接东中部产业梯度转移投资区以及区域物流转运中心。

  玉门东大门

  玉门蓝天碧水玉泉湖

近年来,玉门,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弘扬新时期铁人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多业并举、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补短板,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全面发展,努力把玉门建设成为新型现代工业强市、特色精品农业大市、繁荣兴盛商贸名市、戈壁明珠生态新市、平安和谐幸福城市和创业创新活力之市。年被评定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被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授予“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连续三年跻身“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年被正式确定为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市县,年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

一、大力推动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打造生态文明城

玉门始终把绿色生态建设作为民生实事牢牢抓在手上,持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长远规划,逐年细化,坚持不懈的开展园林绿化工作。玉门作为全国的“风口”和甘肃省荒漠化防治的前沿地带,风沙大、降水少,自然环境严酷,开展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工作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玉门主动作为,全民参与,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城乡生态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一)以绿为基,增添城市绿脉。玉门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按照“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思路,以环城林网建设为依托,以道路绿化为骨架,以景观绿化为点缀,大力实施“一心两轴四湖多节点”城市绿化景观体系建设,持续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环城防风林带、水土保持、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工程,重点建设了铁人大道宽幅绿化带、玉泽湖公园绿化改造、玉泉湖水系景观带、引水入城等一批展现玉门形象的精品绿化工程,初步构建了以庭院绿化为点、道路绿化为线、公园绿化为面、生产绿地为片、防护林带为环的“点、线、面、片、环”相结合的绿化格局,达到了“举目满眼绿、移步皆是景”的绿化效果。目前,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达到95%。构建“七纵六横”城市“绿网”54公里,道路绿地达标率86.5%,林荫路推广率达92%,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达29.6公顷,新增公共绿地、防护绿地亩,栽植各类树木万株,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85%,构建了新市区环城生态防护体系;城市建成区绿地总量达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7.2%,绿地率达3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45平方米,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投资万元,高标准、高质量建成铁人南路边带绿篱种植、植物雕塑恢复种植、百万盆鲜花移栽摆放、昌盛大道东侧水系景观带、玉泽湖公园70亩的绿化景观带以及2万平方米苜蓿改草和牡丹、芍药观赏区。持续加大单位庭院及小区绿化造景,对沿街花池及小区进行立体垂直绿化、点状精品绿化、户外盆景绿化,形成了“满城绿景、蔚然成帐”的绿化效果,打造了绿色时尚的城市景观。

  玉门新市区绿化

  玉门万里胡杨林

  玉门体育馆

(二)以人为本,改善生态质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生态工程,严格控制大气污染,不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重点抓好“控排放、控扬尘、控煤质、控车辆、严管理”,狠抓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扎实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饮食业和建筑业的噪音油烟等专项整治,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使用,有效改善了市区环境质量,玉门城区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天以上,地表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48.9分贝,全市建筑节能比例达到70.76%,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为59%,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19.51%。

(三)分类施策,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玉门属老工业基地,结合产业结构实际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现状,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狠抓区域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全力补齐环保短板,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稳步推进水资源利用、封滩育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全市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44.22万亩以上,今年计划实施8.83万亩,管灌工程年可节水万立方米,滴灌工程年可节水万立方米;全市森林总面积达到.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8%;湿地面积48万亩;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占地面积达到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4.8%。近年来,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周密部署、扎实安排、攻坚克难,不断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督导督查力度,完成老市区历史遗留的土炼油、小化工环境违法企业和危险废物酸渣池处置等区域环境问题集中整治,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玉门老市区取缔土炼油和小化工的案例,被省环保厅做为典型经验案例上报国家环保部。

  玉门油矿第一井

  玉门老市区油城公园

(四)健全机制,保障生态建设。一是加强规划管理。按照“规划权上收、管理权下放”的城市管理思路,成立园林绿化局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养护管理、执法监察进行全方位管理。二是建立生态“绿线”。凡规划确定的绿地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更改,更不能进行经营性开发,坚持建设项目绿化设计和工程设计同时报批,配套绿化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验收。三是完善管理机制。修订完善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绿线管理、蓝线管理、古树名木等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规范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流程。同时,玉门市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每年都切实实际,召开城市绿化和春季植树造林动员会议,拨付绿化专项经费万元以上,用于开展绿化项目建设,并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二、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农业,着力推进城镇生态化

坚持以建设特色精品农业大市为目标,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依托,按照基地建设支撑、龙头企业带动、高新技术助推、市场机制联接的思路,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改善农村环境,积极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一)积极推动新型生态产业。实施农业嘉年华建设项目,建设集观光、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设施绿色生态园,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城郊乡村发展生态观光园、农产品采摘园、休闲垂钓园等林下种养和休闲农业,积极开展玉门镇风光能源小镇、赤金镇特色旅游小镇、老君庙石油小镇等特色小镇、美丽宜居村镇、绿色村庄创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玉门玉泽湖公园

(二)规模发展特色林果业。积极推进特色林果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大规模发展红枸杞和鲜食葡萄产业,优先发展设施林果业,重点发展晚熟杏产业,建成葡萄产业园、枸杞产业园、设施林果产业园、桃杏产业园等4个林业示范园区,新增特色林果5万亩,累计达到21万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模连片新建日光温室亩,建成50亩以上连片小区21个,新建高标准拱棚亩,建成百亩以上连片小区31个,新增高效田10万亩,累计达到50万亩以上,玉门成功跻身“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草牧业试验试点县”。

(三)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建成六墩乡柳北村等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柳河镇蘑菇滩村等4个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赤金镇营田村等8个“万村整洁”村。加大垃圾污水治理力度,加快改水改厕步伐,加强农村枯井、河塘、交通、自建房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治理,完成赤金镇等3个整乡推进示范乡镇和花海镇西泉村等15个整村推进示范村的整治任务。特别是涉及12个乡镇16处农村污水处理站和3处垃圾填埋场正在加紧建设当中。加快城乡绿化融合发展,新增造林亩、绿色通道50公里,建设农田林网50公里、城镇村屯绿化10万平方米。

三、综合开发利用绿色新能源,建设宜居生态环境

玉门发展风电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北部是马鬃山、南面是祁连山,“两山夹一谷”的地形是风的天然通道,被称为“世界风口”,有效风速时数小时,风能资源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平方公里,理论蕴藏量达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万千瓦以上,规划风电装机万千瓦;太阳能资源非常富集,年平均日照时数3多小时,年总辐射量每平方米约兆焦耳,太阳能资源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0平方公里,可开发光电装机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玉门风电场(金霞风林)

  玉门市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玉门风机博览园

自新能源产业开发以来,玉门坚持以风电为牵引,以风电促网架、促调峰电源、促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走好风电、光电、水电等多能并举、互补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低碳经济路子,努力将玉门建设成“风光能源城”和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近年来,玉门把新能源作为首位产业全力培育、倾力打造,率先在全省开发建设了第一座试验风场,率先开启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率先在全省建成了首个3兆瓦大型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至目前,全市已引进国电、大唐、华能、华电、中电国际等国内5大发电集团和中节能、中核汇海2家“国字号”企业共建成风电场20个,安装各类风机台,全市各类电力装机达到万千瓦,其中风电万千瓦、光电20万千瓦、水电17.2万千瓦、火电91.8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3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76.8亿千瓦时,逐步形成了风电、光电、火电、水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多能并举、互补开发的多元化产业体系。近五年,各类风光电企业累计发电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全力破解电网输出瓶颈,玉门镇至黄草营千伏输变电工程、花海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酒湖±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玉门段全面建成,准东至华东±1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玉门段全面开工。同时,牢固树立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增强电力锅炉运用、沼气池建设、天然气普及以及电力并网外送和本地消纳能力,减少对石油、煤炭、柴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川流不息的疏勒河孕育了玉门丰美富饶的戈壁绿洲,巍峨高峻的祁连山涵养了玉门人雄浑质朴的情怀。今日的戈壁明珠新城,已然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到处树荫环抱、绿茵遍地、繁花似绵、四季葱翠,环境优美宜人。

来源:新华网

去下方写评论

玉门在线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pp/1020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