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茹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运河之都,恩来故里,淮安这座城给了我太多太多无法消散的回忆。她不仅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更是教我育我的一方圣土。童年里最多的记忆大抵都是和周恩来纪念馆有关的。从小学无数次的春游御用地点,到初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单位,再到高中的“弘毅之旅”,我一次次地走进周恩来纪念馆,一次次地驻足瞻仰。

这一句“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最初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翻相册,都惊讶自己竟然拍了这么一张照片。高三的班主任是历史老师,是一个有些刻板甚至有原则到让人无法理解的人。他总是用发胶把头发打理成毛主席的模样,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穿着老北京布鞋,口中说的却又都是周恩来的那些故事。曾经无法理解,觉得他真是一个怪人。平时待人接物极为温和,像一杯清茶,徐徐图之,芳香沁鼻。可对于一切不公的,他嗤之以鼻,不争不抢中却又时刻准备着;对于一切肮脏的,他义愤填膺,一向沉稳的他也会大发雷霆。曾经讨厌他,觉得他太假太伪,后来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懂他,也根本没有资格去评价一个境界如此之高的人。大概是高三开学伊始,一节班会课刚要结束的时候,他颇为严肃地对我们说了一句:“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啊”。

“进京赶考”,当时并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严肃,只是觉得这句话一下子让自己打了个寒噤,一向浮躁欢脱的自己竟然也沉下心来开始去思考一些东西。而在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这句话始终萦绕耳畔,无法消散。

这句话原本是毛主席与周总理的对话,那个时候,党中央决定离开西柏坡,转至北平。在这里,我意不在向大家叙说祖国的繁荣发展,我看到的,是他们的“危机意识”,他们面对重重困难的达观与坚持,他们可贵的“上进心”。

我们这一批青年大多是最后一批九零后,虽然不乏优秀者,但也有很多人毫无上进心,对万事“无所谓”还美其名曰“佛系”。我们习惯了妥协,习惯了放弃,习惯了推脱责任,习惯了归咎于环境。杨绛先生曾在给一位读者的回信中写道:读书不多,想得太多。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概括出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状态。在还没有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被定义,习惯了这种被定义的状态,于是我们不再昂首大步,于是我们低下头颅,精神无尽苦恼,行动却苍白无力。我们也有“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的梦”,可还没有等到“深夜饮酒”,我们就自己砸碎了酒杯,唯剩缄默。

没有了“进京赶考”的志气,我们变成了低能量的人,平平淡淡地存在,普普通通地死去,甚至不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丝痕迹。我们在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状态里迷失,不知自己所求,怅然若失;知道自己想要,却又畏惧追寻。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提到“只是一切都会过去”是这世间他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一句话,我想,这“一切都会过去”是勇敢者的自白,他不是要求我们盲目的等待,而是要求我们做一个“进京赶考者”,要求我们去追寻那种生活的真实感与充盈感。

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希望我们不单是及格,还可以考出好成绩,不被时代退下来。

杨梦茹/文科强化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pp/80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