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豆制品怎么选怎么吃

白癜风康复案例 http://m.39.net/pf/a_5779550.html

谷传玲营养师的第篇文章

腾讯独家签约作者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中国注册营养师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

《只有营养师知道》系列书籍副主编

健康减肥私人营养顾问

在豆制品中有这样一个家族:酱油、豆酱、腐乳、豆豉、纳豆。它们都是由微生物发酵而来,同为发酵豆制品的它们在营养上有何特别之处?特别适合什么人群吃?建议自家厨房制作还是购买现成的?如果选购又要注意什么,又该怎么吃?一起揭开发酵豆制品的神秘面纱吧。

发酵豆制品:特别推荐给素食者

肉蛋奶豆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牛奶是钙的最佳膳食来源,维生素B12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和发酵豆制品中,所以不吃肉蛋不喝奶的素食者很容易缺乏优质蛋白、钙和维生素B12,而发酵过程部分蛋白质被降解为多肽或氨基酸,增加了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

发酵还破坏了抗营养因子植酸,更有利于钙的吸收;还能产生维生素B12,因此素食者应该适当多吃点发酵豆制品。

除此之外发酵过程中维生素B2的含量也显著增高,刚好我国居民吃得精细也较易缺乏维生素B2,另外研究发现,发酵还会增加大豆异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

自制还是购买现成的?

自己制作食品会精挑细选原料,整个加工过程也亲自动手,还能享受DIY的乐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厨房自制食物。

豆腐乳

不过自制发酵豆制品和炒个菜、煲个汤不一样,炒菜煲汤是加热烹调,这个过程会杀死各种致病微生物,而发酵豆制品主要是微生物发挥作用,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个环节污染杂菌都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首先黄豆本身容易污染黄曲霉,而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具有强致癌性;

另外发酵过程可能污染肉毒杆菌,肉毒杆菌会产生对神经系统毒性很大的肉毒毒素;

再有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如生物胺,增加癌症风险;

但是毒素和有毒代谢产物往往肉眼不易察觉,所以自制发酵豆制品更易引起食物中毒,比如新疆地区臭豆腐、豆瓣酱、豆豉等发酵豆制品引起的肉毒毒素中毒就常有发生。

而工业化生产过程会设定食品安全控制关键点,通过仪器和化学检测更灵敏的监测各种致病因子,所以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制作发酵豆制品有经验的人指导着尝试自制发酵豆制品,当然直接购买现成发酵豆制品更安全,还省了自制的麻烦。

怎么选择发酵豆制品?

发酵豆制品虽然与非发酵豆制品相比有其独特的营养优势,不过大多发酵豆制品盐含量较高,比如酱油、豆酱、腐乳、豆豉、豆豉的盐含量普遍分别在12%~14%之间、7%~15%之间、≥6.5%,3%~15%之间。

在选购这些发酵豆制品时要看看食品标签,选择低盐的,比如某品牌酱油,薄盐酱油的盐含量比普通酱油的降低了近40%(具体如图)。

某品牌普通生抽

某品牌薄盐生抽

某品牌淡口豆腐乳比普通豆腐乳盐含量降低近35%,具体如图。

某品牌普通腐乳

某品牌淡口腐乳

在所有的发酵豆制品中唯有纳豆没有额外添加盐,它是以大豆为原料,蒸熟后接种纯种的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而成,不过在日本作为大众食品的纳豆,在中国吃得却很少,不仅是因为其国内生产少,还因为它有微微的苦味。

纳豆

发酵豆制品吃多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20~25克大豆对应的豆制品,素食者建议吃到50~80克,其中25克大豆相当于30克豆豉、50克腐乳、75克纳豆。

吃豆豉和腐乳时可以搭配其它菜烹调,比如清蒸豆豉鱼,豆豉炖排骨,豆豉炒油麦菜,另外为了降盐,烹调时需要少放盐。

本文已经授权腾讯独家,任何商业用途未经腾讯授权不能转载。

不过欢迎朋友们直接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受益。

谷传玲

喜欢就来个赞赏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xg/101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