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剧到歌舞片,美国的百老汇风云

文/李东宸

一说起百老汇,映入脑海的首先是那些近年来引入国内的经典剧目,如《猫》,《妈妈咪呀》,《发胶星梦》等。先不提过于深刻的话题,如果热爱音乐,热爱戏剧的人们肯定会被其颇具感染力的舞台表演、舞美灯光以及让人难以忘记的旋律感颇强的音乐而深切打动。而最近曾火热一时的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也深深的打上音乐剧的烙印,迪士尼出品的动画历来有音乐与剧情紧密结合的传统,而究其根源,与美国本土的百老汇音乐剧的发展有着绝对的联系。▌BroadWay美国的文化地标位于曼哈顿岛的百老汇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Broadway这个词语包含了太多的元素与特质,除了可以代表一条充满了上演经典音乐剧目的街道,更是于全世界传递了一种牢牢根植于美国本土多元理念的文化符号。

狭义上的百老汇是沿着百老汇大道,从位于曼哈顿西41街的Nederlander剧院往被到西53街道的Broadway剧院的这条贯穿纽约曼哈顿岛南北向的街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条街一下如火中天起来,当时的几大剧院上演的剧目日日都是一票难求的情况,在20年代后期,百老汇的鼎盛之日,这条不长的街道汇集了80多家剧院之多。在电影工业还未发达的年代,剧院是大众消磨时间的绝好场所,不说现代的剧本,光是经典的剧目就可以一演再演,或是添加各种创新。在歌剧依旧保持堂皇的高端位置和戏剧满足不了日渐多元的娱乐方式和大众口味的不断变化时,音乐剧出现了。这种更为直观的剧目表现方式和更加亲和观众心理的新的形式立即风靡一时。而百老汇正式这一巨变风云的中心,究其所以,与美国自身的开放式杂糅性的社会性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作为一个从殖民地独立出来的没有恢宏悠长历史的国家来说,其中的好处就是不用拘泥于厚重的纵向性文化的固有形式,而横向性的吸收全球各地的不同的文化,在这个人种与文化大融合的熔炉中,造就了美国的新文化。从西方带来的具有悠久历史和积淀的戏剧基础,融之于其后文化汇聚的各种音乐和艺术形式,街头音乐,摇滚音乐,黑人的爵士音乐,都市民谣等等。将逐渐发展起来的所谓“流行音乐”与戏剧表演以及“现代舞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仅有的舞台上营造一种十分具有带入性的有限却真实的视觉体验,可以说是现代所有歌舞类型片和音乐剧作品的最初符号和形式。究其音乐剧为何能在美国本土乃至全世界如此火热的原因,其中也有他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展现形式,将流行音乐,舞蹈,戏剧,视觉美术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呈现在观众眼前,是一种全方位的艺术体验,从视觉,听觉上最大程度的抓住观众的眼球。而同时展现出来的是美利坚这一民族的活力和感染力。

▌凝固在时间长河中的经典名剧说起百老汇,就不得不说支撑起这一美国符号的那些经典的剧目和作品,而这些作品大部分至今还在百老汇的各大剧院常年上演,毕竟,经典永远是经典。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作品被改编成了歌舞电影,但是其原剧的舞台感和现场感以及经典性仍然无法被撼动。

《猫》

作为大众最耳熟能详的音乐剧作品之一,《猫》曾经在年首次在中国公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部一揽“音乐剧中奥斯卡”托尼奖七项大奖的作品出自音乐剧大师韦伯之手,故事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TS艾略特的长诗《擅长装扮的老猫精》,讲述了一群猫争取升上天堂的机会而在舞会上展现自己的故事,最后一只演唱动人歌曲《memory》的老猫升入了天堂。该剧目的看点,除了有精美绝伦的造型和编排之外,其舞台的设计秉承以以“从猫的眼睛里看世界”的独特角度,道具和场景的设置极具真实和震撼性。当然,最属值得观赏的当然是最后的那首《Memory》。

《俄克拉荷马》

这部作品可能更多被美国本土的观众所熟知,在不少美剧例如《老友记》中都曾经提到过这一剧目。剧情讲述了二十世纪初发生在美国西部原印第安人居住地的爱恨情仇。剧中的女主角Laurey有着两个倾慕者,牛仔Curly和农夫Jud,音乐和剧情的设置深刻的体现了当时的西部风情,而且带有浓重的写实性和悲剧色彩。当时在剧目公演之前,一致不被各大媒体看好,在当时的百老汇,没漂亮女人,没滑稽故事的剧目没有半点机会获得认可,而公演后的一座难求改变了这一当时现状,可见剧本和制作的重要性。《西贡小姐》这部积淀于普契尼的经典歌剧作品《蝴蝶夫人》现代版演绎的剧目,最初是在英国伦敦西区的皇家歌剧院公演,然后于年4月在美国纽约百老汇连续公演超过场次。作为四大音乐剧之一的《西贡小姐》讲述了越战后一个美国事情和越南舞女的一段感情纠葛,以舞女Kim被舍弃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孩子未来的剧情悲情收尾。在狭义的两人的情感戏份和优美的音乐旋律下其实隐藏者的是批判“殖民主义”的心态,而这样“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以及女主角展示出来的对于爱情的执着,更给观众以震撼心灵的观感。《Q大道》作为一部时间不长的新时期剧目,公演于年的《Q大道》可以说是十分值得一看,在电影工业如此发达的今天,刚刚公演时就受到了巨大好评。并且摘走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最佳编剧和最佳词曲三项大奖,至今仍在上演。在纽约市的Q大道上,一所破公寓里,围绕着失业大学生,大龄剩女,同志,过气童星等一群平凡人的荒诞故事。全新的表演风格,以及敏感直接的台词设置,还有让人捧腹的故事情节都是这部剧的绝佳看点音乐剧名伶:芭芭拉史翠珊

生日:年4月24日代表作:音乐剧《猫》《妙女郎》芭芭拉的最成功的演出之一就是在韦伯的音乐剧《猫》中演唱的那首《Memory》,她纤细的身材以和与众不同的嗓音还有个性的面庞让观众和评论家都对她着迷不已。不仅有着出色的嗓音,她还是至今唯一位同时获得过奥斯卡,托尼,格莱美,艾美,金球这些跨界奖项的女演员。▌歌舞片-音乐剧的全新呈现方式

电影这种高度集成了各种艺术形式的展现方式的流行与兴起,无疑是对传统的戏剧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打击,但忠实纯粹戏剧艺术的观众更喜欢身临剧场的那种“真实感”。对于音乐剧来说,电影其实除了冲击其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以外,更成为了全新的载体。歌舞片其实就是“扁平化”的音乐剧,只不过在舞台下的观众的自由视角,被电影的导演的镜头所代替。如果没有机会临场感受原汁原味的音乐剧,在家中翻出尘封已久的碟片,欣赏歌舞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歌舞片其实是一个全球都在做的类型电影,但是最经典的还莫过于百老汇早期的作品和后来好莱坞的诸多影片。除了美国之外,印度的歌舞片在世界影坛上也有独树一帜的地位。往往以诸多的场景转换和磅礴的群舞来博人眼球,但是多落入俗套。历史上第一部歌舞片是年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的《百老汇的旋律》,当时上映时标榜百分百对话,百分百歌唱,百分百舞蹈。这部在有声电影兴起后突破的歌舞形式拍摄的影片赢得了当年的第二届奥斯卡金像奖。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展现方式,也将人们的视线从传统的音乐剧上转移到这种承载着神奇光影的全新艺术形式上,而再此之后的一系列经典以歌舞为展现形式的电影都不乏经典之作,《雨中曲》,《绿野仙踪》等均得到各界的好评。歌舞片童星秀兰邓波儿

生日:年4月23日年2月10日逝世代表作:《小公主》《亮眼睛》《起立欢呼》自秀兰邓波儿之后再没有第二个会唱会跳的可爱女孩能够做到如此的成就,六岁时就参演歌舞片《起立欢呼》,之后先后出演了八部歌舞片,12岁时的秀兰邓波儿就已经拿到12万美元的片酬以及20万的红利,这一切都与她与生俱来的表演天份是分不开的。歌舞片推荐

《雨中曲》经典到无法超越,电影中的精彩片段至今还被人模仿,被公认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歌舞片之一,片中经典的百老汇式音乐和舞蹈让人欲罢不能,美国味十足。《雨中曲》讲述了杂耍出身的男主人公投身电影圈,帮给自己嗓音不佳的女搭档配音的女友平反的故事。片中男主演在雨中载歌载舞的场景让人过目不忘。《西区故事》荣获奥斯卡十项大奖的歌舞片佳作,讲述了纽约西区贫民窟中两个少年流氓集团斗智斗勇以及年轻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无论音乐还是剧情设置都活力十足,作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舞片之一,值得一看。《红磨坊》堪称华丽与奢靡的最好诠释,视觉与音乐与歌舞场面都让人感到无比震撼。据说80人组成的服装部门为该片制作了件服装,多人同时参与搭建红磨坊的布景。该片虽然没有获得多项大奖,但十分值得一看,女神尼克基德曼与男神伊万麦克格雷格联袂出演,载歌载舞。同时这部冲突十足的影片还有着华丽喜剧外衣下的悲剧实质,爱情至上的理念,成为很多新时代年轻人心目中的的经典。《歌剧魅影》拥有众多精彩唱段和充满神秘风格的剧情设置可以说是《歌剧魅影》的看点,这部改编于同名音乐剧的歌舞片,而原音乐剧则改编于法国通俗小说。该片讲述了十九世纪发生再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一个毁容的音乐天才与剧院女演员之间的爱情故事。片中的“魅影”只有14句台词,而扮演魅影的杰纳德巴特勒的完美嗓音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了每一个唱段上。就算只为了音乐,也十分值得一看。

推荐阅读

?学琴,半途而废的永远不是孩子?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学音乐?为什么很多大牛都是老师出身??但昭义:学钢琴没有捷径可走?铁腕母亲成就钢琴王子李云迪?你小时候背过声律启蒙吗?简直美炸了!?她把人生托付给大提琴,演奏出令世界落泪的乐章?欺骗中国家长们的三碗“鸡汤”!

鸡汤还是戒了好!?不想让孩子学琴半途而废,家长至关重要







































白癜风医院南昌哪家好
2017治疗白癜风疾病最好的药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zl/45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