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新市区街道迎宾路社区党建引领聚合力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强化街道社区“统”的功能上下功夫,在推动区域共驻共建上做文章。近年来,玉门市新市区街道迎宾路社区党支部牢固树立质量和标准意识,以标准化的视角、标准化的思维、标准化的措施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满足群众的多元需求,受到了普遍认可。
聚焦标准落实强化学习考核
城市发展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一系列现实问题给社区党的建设带来新挑战。“以支部建设标准化引领政治生活规范化,带动组织建设制度化,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一招。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迎宾路社区坚持把推进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基层党建质量的“纲”和“本”,紧扣政治建设标准、组织建设标准和组织生活标准,打出学标用标和验标达标的“组合拳”。
利用开展“三会一课”、“党组织书记讲党建说党建”活动、“精业务、熟社区、说工作”岗位大练兵以及参加各类培训等,扎扎实实组织支部党员学习标准化知识,持续推动学习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甘肃党建APP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为了我们提供了良好平台和根本遵循,通过平台发起党内组织生活,活动开展完由上级党组织进行审核把关,有效提升了党内组织生活质量。”迎宾路社区楼院党支部书记王世宽介绍。同时,社区按照“学标是前提,抓好落实是关键”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考核标准为依据,对其余7大标准落实情况结合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双述双评”等进行量化考核,有力推动了班子责任落实到位、标准程序执行到位、党员作用发挥到位,为做好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区域联动凝聚共建合力
对照共治共建标准,认真履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明确的社区党组织8项职责任务,依托甘肃党建APP全面落实“五联双报到”机制,着力构建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吸纳辖区共驻共建单位、驻区单位及商圈领域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大党委副书记和兼职委员,与15家共驻共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同步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进行“双向认领、双向服务”。按照“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楼院党支部”三级网格管理体系,把生活、工作在社区网格内的各类党员“网”进党组织管理,将安全、环保、维稳、创城等重点工作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充分发挥社区楼院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各方力量紧紧拧成“一股绳”,变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单打独斗”为区域化“联合作战”。
走进迎宾路社区,随处可见忙忙碌碌的党员在街头楼院打扫卫生、入户走访、宣传政策,他们胸前身上一枚枚褶褶生辉的党徽和鲜艳的志愿者马甲俨然成为了全市的一道靓丽风景。这是迎宾路社区凝聚共驻共建合力取得的良好成效。
“我们在通常平台上发起活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都会积极响应参加,截止目前,我们与15家驻区单位的余名党员已经联合开展了主题党日、环境卫生整治、入户走访宣传以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8场次。”王世宽说。
聚焦民意民情疏浚服务渠道
“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是迎宾路社区在服务群众方面的一个奋斗目标,更是为居民许下的一份郑重承诺。在迎宾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出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我老公前几年去世了,今年姑娘又考上了大学,家里经济很困难,社区的工作人员入户宣传的时候说我们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临时救助,所以我过来看一下,没想到办起来这么方便”,刚刚申请完临时救助的社区居民历辉说。
党支部聚焦党员队伍建设标准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标准,依托“互联网+政务”“互联社区”信息服务平台,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完善支部职责事项清单,将便民服务事项和行政事务准入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严格落实社区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公开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办理事项流程,全力推行“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全帮着办、群众有难上门办、跟踪服务主动办”等四办模式,累计办理事项余件。
“除了到社区办事,对一些因特殊情况无法来社区或行动不便的老人,还组织支部党员提供上门办理服务和各种爱心活动”,这一幕幕暖心举动驱散了寒冷,让这座城市更加温馨。
为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社区开通“民情流水线工程”和“为民服务代理制”服务快轨,采取上门服务、难事预约、居民互助等形式,拓展实施“爱心代办、爱心义诊、爱心配餐、爱心辅导、爱心家政”等一系列“爱心+”活动,切实为辖区群众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品质化服务,支部为民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聚焦载体创新打造特色品牌
随着冬日的临近,迎宾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显得格外热闹,老人们有的在桌子上挥斥方遒,有的在棋盘上博弈拼杀,有的三两成群围着乒乓球球桌激战......开心溢于言表。
着力打造更有“温度”、更有“磁场”的组织阵地,让党员群众在社区找到家的感觉,这是社区党支部一班人的共识。
为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迎宾路社区创新打造“铁人先锋动车组,天在路上”党建品牌,按照基础保障标准,投资.53万元建成建筑面积达.5㎡的社区阵地,27家驻区单位筹集资金55万元,打造了睦邻港湾、民声话筒、城市会客厅等20余个特色阵地,常态化组织党员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典型经验交流、业务技能指导等活动,社区阵地真正成为了党员群众开门搞服务、共商促发展、携手抓治理、充电学技术的主阵地,广大党员群众在社区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同时,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七彩阳光”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者协会”“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公益服务队伍,开展帮扶关爱、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和“七彩阳光”“书香文化”“五点半课堂”等特色活动,营造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实现了人员队伍和资源平台的相融互促、共建共享。
来源:玉门市委组织部撰稿:张嘉伟
监制:郭志翔编辑:闫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zzfj/10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