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阅兵过后,第一届抗日神剧大会正式

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完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

每过几年,到阅兵的时候,看直播时身边总围着一群人,挂着不可置信的表情,内心戏全是「这也太特么齐了」,「怎么练出来的卧槽」,其实不仅方阵,我们连围观群众的动作姿势都是排练过的:

经常有老外怀疑我们的阅兵仪式是PS的,比如说法国步兵团的阅兵仪式,除了装束外,每个人的状态都像是刚刚走完了一整个两万五千里长征,一脸疲惫:

这样看来,我们的邻居朝鲜就在不断向我们看齐,但是这种几乎双脚离地的正步是为了离金太阳更近吗:

相信你们也看多了关于阅兵的解析关于历史的回顾,不如再看点轻松的。

在这个庆祝抗战胜利的日子里,我整理了一下凝集着影视艺术制作精髓的抗日历史影视剧,带各位看完了阅兵的朋友飞行到70年前,跟着这些石头缝当中炸裂出来的剧情,一起感受那些不一样的思绪万千,和属于红色的超异能人士:

「28自行车侠」

铁道游击队长,脚蹬28自行车,却骑出直升机的效果,旱地拔葱直接起飞,搬动火车道闸的同时躲开了飞来的子弹,憋拦我,我要飞!

「SM太极侠」「巨力手撕侠」

被日本兵捆绑的娇弱姑娘,这熟悉的手法,一看就是祖传的:

但是当敌人胆敢靠进一步,马上施展太极功夫,掌毙了周围手持武器的日本兵,这定格动作和日本兵表情,到位程度让人惊叹:

很多人问姑娘你为什么这么这么有能耐?姑娘呵呵一笑掏出了身份证「因为,我妈妈是武藤兰」:

每一部抗日剧集当中,都会有一位长相朴实,五大三粗,但是身经百战的大汉,流传最广泛的这位巨力侠是当中最经典的一位:

一使劲就把鬼子徒手撕成两半,一个人轻松解决一个中队,满地都是尸体,表面上看起来是一部历史剧,其实是向北野武暴力美学致敬的Cult类型片:

「打飞机侠」

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当时我军并没有参与空战的条件,所以大侠们开始学习如何在地面上解决掉飞机,于是请问:2千米外在米高空飞行的敌机,飞行速度为公里/小时,丢手榴弹的地方海拔可视为0,请问飞机侠要以多少初速度扔手榴弹才能炸掉飞机?

当然,在那个物资稀缺的年代,手榴弹也是珍贵的战略资源,所以这位女侠打算直接用石头打,而且还使用了「我就是要」这样傲娇的表述,体现出艺高人的任性:

更狠的是这位大侠,反其道行之,站在飞机的机翼上,用一箩筐手榴弹对敌方进行地毯式的轰炸,日本士兵看了想流泪:

在这方面苏联大妈也确实没有示弱,在对抗德国人的战斗当中,曾经直接使用铁铲击落对方的飞机:

「枪支火炮侠」

看过战争史的都知道,火力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所以针对我军火力不足的弱点进行了针对性的研发,出现了架在摩托车上面的加特林机枪,一分钟几千发的弹药向敌人的阵地倾泻:

出门打鬼子的时候,先洗个澡,洗面奶洗个脸,吹风机吹干头发,喷点发胶定下发型,再骑着宝贝摩托车,后座带个漂亮女八路出门打鬼子:

打完鬼子以后,戴上自己的飞行员墨镜,躺在躺椅上面点一支烟,舒坦:

不过日本人既然能够发动八年抗战,也从侧面证明他们的装备足够先进,开的车是德国盟友援助的捷达敞篷车:

参战使用的坦克是中国在50年代仿制苏联T-54A生产的59式主战坦克:

运输使用的卡车是解放牌大卡车,也确实名不虚传:

除了载具,在单兵作战武器方面,这位女皇军也不甘示弱,果断掏出了由英国生产的带激光测距仪的LAW劳80反坦克火箭筒,「刚谁说的瞅你咋滴?」:

而且英国佬不仅叛变了,还三番五次的给鬼子提供武器,鬼子拿着二战时英国装备的斯登冲锋枪(Stengun):

鬼子的武器如此先进,居然有点把我军比下去了,但出人意料的是,江湖上居然出现了神秘的「枪斗术」,可以让子弹违背常识,在飞行途中突然拐弯:

当然,我第一次看见会拐弯的子弹,是在电影「刺客联盟」里:

而在抗日剧当中弹道能够拐弯的枪斗术,可能是在向「刺客联盟」致敬吧。

找个皮筋,做个弹弓,打你家玻璃!啊哦,不小心把你家炸平了:

当然,后来随着战事的进一步推进,我军终于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用上了俄国产半自动狙击枪:

再后来,就是你们在CF里面经常用的AWP,还能跳狙,甩狙,打胸爆头一枪一个

这位用眉毛瞄准的大哥就更加厉害,通过美国朋友的关系,拿了一把在年后少量列装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约翰逊M半自动步枪:

再后来,由于我军射术发展速度太快,已经不需要看瞄准镜了,直接从缝里瞅:

但即使是从缝里瞅,不用瞄准镜,还是可以从北京一枪贯穿了远在呼和浩特的敌人:

连我们村里的村姑都开始玩狙了,姿势还挺标准:

除了手持加特林,各种高级枪械,我们还有成建制的马克沁重机枪和迫击炮,想想皇军也挺不容易的,能够在这样的密集火力和高科技武器下坚持八年,要是我,看见这些武器早就懵逼投降了:

「满清穿越侠」

由于皇军的气焰太过凶猛,所以有的时候依靠功夫,装备,可能都不一定能限制住敌人的嚣张气焰,在这种情况下,编剧们想出了最爆浆最镇古烁今的一招:「满清遗老」

而且这位爷爷的战斗力实在是凶猛,一个人在县城门口用青龙偃月大刀挡住了皇军一个中队的进攻,捍卫了我万里河山:

除了冷兵器,还有这位使用捷克产ZB-26歪把子轻机枪的满清大叔,战斗时眼里充满的是对敌人的憎恨,有你,八国联军是怎么打进来的?

闲暇时抚摸着枪支充满了阵阵柔情,还有多少年抗战才开始呢?

连皇帝都学会了标准的解放军礼,上朝的时候,说了一声「同志们辛苦了」,群臣高喊「为人民服务」:

「时装侠」

在很多爆浆的抗日剧当中,演员的服装才是动辄四五十集的电视剧还能播下去的理由,看这三位抗日女兵,不仅梳着黑人沟壑辫,还有战术护膝和震慑人心的十孔马丁靴(Dr.Martens):

马丁靴的正式发明是在年的德国,一位名叫克劳斯·马丁(KlausMartens)的大夫滑雪时摔伤了脚,为了走路时更轻松一些,才发明了历史上第一款马丁靴。在年,马丁靴才在整个欧洲大陆流行起来:

先不说这位同志手里拿的是不是一块奥利奥,单看他这身衣服:纯色Blazer,条纹衬衣,破洞围巾和精干的发型,就同身后几位穿的破破烂烂的同志形成了鲜明对比:

还有这个戴个小墨镜摆造型的哥,脖子上的大金链子小马甲,销魂的小肚兜子,让人沉醉:

这位同志的穿着,则很好的展现了当时我军海陆空三军齐心协力一心抗日的决心:头戴海军水手帽,脸罩特大号空军风镜,身穿陆军外套,把三种军服穿混搭于一身:

本以为以上的场景已经足够震撼,可是当我再看见这位同志,还是对我国抗日剧集的想象力产生了由衷的敬畏之心,这不是KeanuReeves在黑客帝国的造型吗?这漆皮亮面是什么情况?

剧中男主人公开的车,具有极强的越野性能,简直超越了蝙蝠侠的「蝙蝠车」:

这一坨黑乎乎的皮衣客,你告诉我是来打鬼子的?

之前有一则新闻,说中国抗日剧侵权游戏「刺客信条」。还让我好奇了一下,抗日剧为什么会和一款动作类游戏混在一起?直到看见了这组图,你以为不戴帽子大家就不认识你了: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不!不!看见这几个紧身包臀裙,丰满胸部的国军女兵,说实话,有点想投诚:

还有这个出来战斗的姨太太,你要打鬼子就打鬼子,还露个大白腿干什么?

还有30个女尼姑从军打鬼子的剧情,这想象力实在是让年轻的我佩服,叹服,敬服:

如果每天电视上放的都是这样的剧,我根本都不想看别的,只想要种子:

说实话,抗日剧集之所以有这么多愚蠢的镜头,完全是为了迎合观众们「小兵张嘎」中傻日本兵,白汉奸,聪明小孩式的审美设定。

可是历史终归早已尘埃落定,真相也无比残酷,大量战士为保卫领土捐躯,战损比极其惨烈,平均发子弹才能击伤1名敌军;

抗日剧集当中再多不切实际和天马行空的镜头,也千万别让历史的真相在嬉笑怒骂中被慢慢遗忘。

今天,向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付出过鲜血和青春的战士致敬!

美丽热线-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中医怎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zzfj/4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