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十大第一次写市长信箱,非常感性
每周十大
11.30-12.06
01
问题真的是出在我们学生身上吗?
DeNova丶
0.引言
今天上午,上控制理论课的时候,听老师说,我们学院的学生在研究生面试的时候,每次在被问到基础概念的时候,总是回答不上来,但是每门科目的卷面分数却都是高高的。然后她希望我们对这些概念好好理解,不要死记。
1.正文
老师虽然只是陈述了某一个事实,但是我却觉得这个不能理解“基础概念”的问题不应该来自于我们,至少我们学生不应该背大锅,问题肯定出在别的地方,我想就出在教学这一块。
从大一,一直到现在的大三,随着课上着越来越多,越觉得有些课教学的迷惑。今天上课的后半段,我的思绪就不再停留在这个课堂上了,感觉很多课的教学就像让我们死记一个单词一样,比如apple,老师只告诉我们这是苹果,但是却从来不帮助我们在脑海里建立苹果对应的那个图像,所以对我们学生来说,我们只能停留在这个单词的表层,对概念的印象和理解就只能止步于此,而且其中最重要的联系就断在那里。何况,没有对应图像的建立,我们哪能记得住这个概念啊?
再比如,回想起大一上的线性代数,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矩阵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矩阵这个东西,每次课堂上就看着老师,拿着矩阵变换来变换去,然后得出种种结论。是的,作为学生是没有必要一定要理解背后的含义的,因为考试很多也就是死记硬背,做做试卷,学一下这门课考试的专门技巧,也就可以拿高分了。但是问题就是,每次学完后,就什么都没留下了,大一大二遇到这种情况,会觉得这是自己的问题,可能是自己哪里没学好。即使那门课的绩点拿的很高,依旧会觉得自己到最后什么都没学一样。
但是,再往下思考的话,我就觉得这不再是我们学生的问题了。这些课教学的时候明明就是只注重数学工具的运用的,但是却从来不说这些工具背后的支撑、本质是什么,或者换个说法,就是从来不告诉我们“为什么”的解答。
真的太多太多的课程,一上来不问为什么,就直接领着学生我们横冲直撞的,告诉我们种种公式、结论,让我们熟练数学工具然后解决题目。可从来不跟我们说,矩阵的本质其实对应的是线性系统,是一种线性变换,是一个黑匣子能够使输入变到输出;也从来不跟我们说,矩阵的行列式不止可以用来判断矩阵是否可逆,其实它是二维的面积和三维的体积变换的大小。
没有这些概念背后生成的图像,苹果的图像,矩阵的图像,特征式的图像与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作为学生的我们怎么会理解这些概念,能娓娓道来这些概念存在的意义呢?所以很多课程的学习是非常迷惑的,从头到尾,从来不说一下很多东西为什么要去学,那作为学生,为什么要学呢?可能很多无非就是为了绩点罢了。
有时觉得很多课还不如一些数学课来的有意思,反正都是只是讲解公式,而数学的公式技巧还更漂亮呢,而且数学有时候也不需要问这么多为什么,因为很多都已经在推导里面告知了。
然而,作为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还真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无奈着,毕竟大环境就是这样,课不听了吗?题目不做了吗?绩点不要了吗?
但是这样,学习恐怕是永远快乐不起来了.
Sylvanasi
你让面试你的人来参加面试能答出一半算我输
其实大部分数学老师讲课的时候脑子里面是有那些图像的,讲课的时候他们就是在把脑海里面的这些图像描述出来。平时数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模式一般是:我把我脑海里面的图像用语言描述出来,对方脑海里面原本也有一些图像,所以可以把我所描述的图像转译成脑海里面的那些图像。
老师们所讲授的这些东西,自己已经烂熟于心了,在自己看来都是一些比较平凡、比较显然的东西,所以讲课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一件事情:听课的同学们,他们的脑海里面并没有那些“存档”,或者说很难把老师所描述的图像转译出来,所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Serapay
cl天下第一
自从上了专业课后,我觉得问题真的不出在我们学生身上。
大专和大学之间缺了一个高级大专
02
吃的太多然后…
情愫
因为太久没吃串串了,又见到了一年没见的发小,吃着吃着就吃多了…
想着穿了长外套,就悄悄解开了牛仔裤扣子
可万万没想到,力气太大,扣子直接崩飞了
大厅里那一声清脆的落地声,真·振聋发聩
这么屌丝的事竟然上了十大
好丢人嘤嘤嘤
还有一大盆疙瘩汤和一盘蛏子一盘韭菜,人在外地。不是杭州!不是杭州!
环己三烯
误入开怀啊,就是开怀啊,那我直接开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了
好家伙,直接抵我们四个人吃的量了(其实是五个人,怕楼主尴尬)
shineko
魑魅灬魍魉
振聋发聩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另外我笑出声了
03
大学的寒假作业是啥形式
憨祎
大一萌新,不懂就问,大学的寒假作业是啥形式还真上十大了,纪念一下,
我还只是个不懂行的孩子
彼方の虹
大学寒假作业的意义在于能给官方营销号多水几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cf/1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