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货无奥秘,人设响叮当

最近一个人造宝石的公司,声称这几年自己的销量成八倍增长,还估计两年内,这个行业将会成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一位纽约宝石分析师也跟着附和,“目前宝石市场疲软就是因为供应过剩,钻石买家手上的库存太多了。”

曾经,因为国外富人巨贾们的带头示范作用,让宝石价格在民间一路也是水涨船高,一度,在国外的经济繁荣时期,无论是刚结婚的还是刚毕业的,从耳朵到脖子都恨不得挂上买过的所有宝石,而且越大越好。

但是连香奈儿都说过,人造珍珠多好,又便宜又好看,一般而言,一枚0.2克拉的人造宝石的市场价是-元左右,淘宝上批量款促销价几十块钱也有,但一颗同样分量的真宝石,最便宜也得上万。

到底买什么,大众嘴上说一套,实际买一套,到最后,只有市场反馈最真实。

如今一家老牌宝石公司称,把价格下调5%都没人爱买,即使靠明星代言也很难翻盘,难不成,也是少了个在珠宝界带货的李佳琦?

01

带货之王并非吃青春饭

带货这个词,早就不新鲜了,如今最主要的阵地还是集中在直播间。从最古老的传播套路来看,一众主播们带货基本分成几个过程:

从品牌商那里得到相关信息、经过自己的加工过滤,然后再利用话语优势向粉丝输出。

输出的过程当然因人而异。有人擅长说唱,有人擅长拍摄,有人擅长图文,都ok,反正总有粉丝会看。

年直播这把火开始烧起,也让无数人利用平台脱胎换骨,从山沟里的娃娃变成法拉第小哥,从搬砖小伙变成几百万老铁大V。光鲜一点的,能上清华北大当一回给人分享的导师,还有的花大钱请各路明星过来捧场吆喝,堪称一夜跃迁解放后的典范。

眼睁睁看着他借着品牌商爸爸起高楼,一个个新人也按耐不住,但等自己抡起胳膊上阵以后,就知道原来这些主播的笑容都是硬撑出来的。

因为在入行的前几年,甚至短至几个月,残酷的淘汰法则就开始给这些新人一顿教训:

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

眼球生意向来残酷,直播也是。

首先,我们看看国内的直播能残酷到什么程度?

头部平台就有近十个,这还不算数量庞大的小平台们,其次,每个平台还有不下5个垂直频道,再往下细分,每个频道还有几百几千个相似主播争相展现才艺。

当然了,别忘了还有永远也不嫌累的虚拟主播和你竞争流量。

其次,虽然目前各大网站上招聘主播的也不少,但借招聘为名实则拉人头的无良平台也是相当之多,就算你以为自己灰常幸运,躲过了各种无良平台的坑,终于进入一家正规MCN机构。

不过一旦入职,你就会发现,还是又一轮残酷的开始:

那就是平台不会白白养你。

这年头,连王思聪的title放在市场面前都不好使。“选优”而非“补差”,在这一行里,一切只以数字说话。

前期主播们再辛苦加班也是没有补贴的,平台给你的时间、带宽资源也都有限,如果在约定时间内,拼命吆喝也换不来直播页上的粉丝增长,那么很快就会被一纸解约证明:

你,并不适合这一行。

所以说,从古至今,但凡这种输出行业,无一不为观众捧不捧场而伤心劳骨的。

就算有人捧场,拿到不喜欢的商品还要卖力推销,面对镜头难以克服的紧张,对着评论区还得没话找话,基本上都是主播要面对的共性焦虑。

能在凌晨两三点坚持上阵、妆容不花,还能记住各种品牌成分和奇效,一边一边还能目光炯炯不放过一条评论,基本就是个真·资深主播无疑了。

想做带货主播,要的就是体力与脑力同时兼顾,比的就是一个耐力,比的就是一个精力。

如果单靠体力的话,的确是年轻人做主播更为适合,但一旦到了话术、脑力、情商比拼的时候,机构们几个月甚至几年也培养不出下一个吐字成金的李佳琦。

主播也分好几种,最平庸的带货,就是长相普通的店家,在自己十几平的小店里,穿着卖品转来转去,把自己美得不行,但点赞评论量寥寥无几。

稍微高级一点的,就是无数网红脸们在现代装修风格的酒店里,欢脱又潇洒的对着镜头面前跑来跳去,弯腰低头微笑都保持45度的刻意,让衣服和人都保持最佳姿势状态,生怕某一秒破了功露出原形。

不过,这样的内容一般也多存在于抖音小红书蘑菇街,除非衣服或模特太好看,否则还是在一片红海里与无数相似的对手厮杀,毫无辨识度的网红脸们也更是难出爆款。

比如都是眼球生意,周星驰早就尝过无人捧场的苦。在《喜剧之王》里,就算再卖力宣传自己,一天要打好几十个电话,最后到头来就算是有公司愿意签约,那也只是个前提。

重点是,签约只是前戏,拍出来的作品观众不买单,连昙花一现都算不上。

所以说,直播直播,最后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拼了命像李佳琦那样苦熬到出人头地,毕竟,这个行业还是看积累的,就算再会说,没有点专业知识显然还是难以服众;

另外就是吃青春饭,拼命让自己的镜头里再有点内容感,毕竟,吸引大众注意力的三个因素,美女、萌宠与baby,直播能多一天算一天,看客多来一个是一个。

总的来说,主播的确是各有各的苦,不过有一点倒是相通,那就是:

在苦熬的时候,大部分主播都有过放弃的念头或行动,很少人能有星爷或李佳琦那样的天赋与坚持。

02

李佳琦们不是魔鬼,细节才是

在GQ对李佳琦的采访里可以看出,对于主播这行业,李佳琦也不是天生喜欢。

不过与其他人相比,向来在乎追捧感的李佳琦显然更适合主播这一行。

算了一下,如今以李佳琦一场直播的最高纪录来看,以他每分钟超字的语速,秒万销售额落到每个字上,光是说出一个字就值好几千块。

所以说,不是李佳琦们没有自己的时间,实在是因为人家的收益按秒计算,随便几分钟都是上万的生意,你就说耽误得起吗?

有些事情看起来好做,但只有自己上手,才知道前人有多不易。一般而言,能做好几年的主播,也都经历过无人捧场、紧张兮兮的冷阶段,再到最后,能做到与粉丝流畅自然的互动答疑,也都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话说多了,自然就成为一种标签,一提到李佳琦,大家也基本上都会想当然地往“好口才”上靠。

口才固然是塑造优秀主播的一方面,但我在看李佳琦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一个伟大的主播的优秀在于,不仅懂得表演,还懂得表演的艺术。

一般主播的效果,基本上给看客的感觉最多是,很平易近人,很亲近,很有感染力,就没了。最后产品还是按自己实际需求购买。

而李佳琦是什么效果?

无论是他与小助理对一件商品同发牢骚,还是对镜头说点有的没的,表面看起来都跟其他主播无异,但他视频的魔幻之处就在于,能让看客感觉到他手里产品的分量。

而且他的感觉是,小心翼翼捧着的不是化妆品,而是一种无价之宝。就算产品不是刚需,你都有想买的欲望。

先别管什么几分钟内十亿百亿销量,就只单纯从一名成功男销售的角度,就能颠覆大多人的传统认知:

大家看李佳琦最初可能是由于猎奇,因为口红在传统思维中非男生所惯用,很久以来,大众提到的关于美的东西,能与男性产生联系的,大多还是无孔不入的古龙香水、抹不开的油腻发胶。

而口红,一向是女博主们的主要战场,从骨子里大家就没想过能与男性结合,更没想过男生可以将口红的价值说的这么好,这么神乎其神。

处女座精神的李佳琦,在描述口红时也是极为细节主义。

听他介绍口红的细腻与质感,从口红质地再到场景搭配,的确让人相当佩服他的专业度,甚至还能让我仿佛一度回到法国的巴洛克时期,在当时的法国,男性就是占据时尚C位,比女性更注重外在细节。

男性对美的理解甚至超越女性,蕾丝花边、紧身裤是必备元素,踩高跟鞋、系腰带、喷香水等动作更是常见。以至于很多学者都说,后来的部分女性时尚风潮,其实还是跟男性学出来的。

所以说,很多东西的魔力,不是自然而生的,其实更多靠的还是一种主观感觉,李佳琦显然就抓住了人们的主观感受。

于是,在视频的边边角角,你能看到的诸多看似不经意的摆设,实际上也都是为了烘托氛围,而李佳琦时刻重复的OMG与买它,不但不让人觉得油腻做作,对大众来讲也是相当专业。

向市场卖货的人,四舍五入约等于市场经理,但市场经理不好做,懂大众G点和心思的市场经理更不好做。

从过去那帮人卖货视频就能看出来。

过去的电视导购,一样也是唾沫横飞,一样也是激情四射,捎带还要加上各种猜谜抽奖活动,不过效果就是没有如今的直播这么好。

一个曾经参加过电视购物抽奖的人在采访中就说过,当初参与答题以为自己中了奖,结果给节目组打电话搞了半天,到最后还是只发了个代金券,目的也还是简单粗暴的让你去买东西。

毫无细节的硬推,这谁愿意啊。

03

卖货背后,普男的春天

卖货卖货,卖到最后都是为了个情怀。

如今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越是男性作代言人的,产品也越多是日常化、平价层级,而越是女性做代言的,也越爱推荐贵妇级别、消费门槛高的产品,某种程度也映射出男代言人对年轻女性的带货力。

从创业上看,近几年来年轻男性做化妆品的不在少数,相对于大多为女生的受众,尤其是老板长得帅气又精致的公司,身体力行,卖起面膜来也是明显的优势。

更会玩的,买副面膜买个眼霜,就送老板创始人的自拍照一张,或是Q版头像勋章。小女生们哪顶得住,从开始就是冲着颜值去的,面膜口红都是顺便买买的。

所以说,光会主播还不够,还得福利过来凑。

在全民皆可微商的年代,品牌实在数不胜数,而大浪淘沙,最终被人记住的,除了有限那几个屈指可数的老牌,剩下的,基本也是眼花缭乱的英文名+语病中文名字。

其实品牌名字是次要的,看谁卖货是主要的,在社交带货时代,大家都知道要人格化,要做IP,李佳琦们虽然能卖货,但也都还居于行业链的尾端而已,没有覆盖供应商前端的能力,也没有具体产品品牌。

所以,从他们嘴中听到最多的话,也是“这家只跟李佳琦合作”、“只有在李佳琦直播间才有这样的价格哦”,在淘宝的线上店铺说到底也是个品牌展示的泛平台。

在妆护领域,能真正做到“自产自销”的,更早的励志网红吴大伟算是一个。

同时吴大伟也算是第一代带货男idol,一开始从一个相亲综艺出来,之后就是狂秀他妹妹与他的化妆品牌,淘宝店的销量也是相当高。

不仅品牌是自己建立,还自己做代言人,省下一大笔代言费,至于产品制作、供应商谈判合作等更复杂琐碎的环节,他作为品牌创始人也都一一经历过。

当然也拍过短视频,相比于套路满满的传统广告,同样,从粉丝的反馈看来,他们也更喜欢短视频的形式,直接听创始人直接介绍产品好在哪里,具体该怎么用,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如果没有亲身体验,也绝不可能娓娓道来。

在直播里,谈及护肤心得、美容理念,他们比大多数还在长青春痘的女生都清楚得多。

显然,如果网红们只靠营销噱头也不可能长久,把式不是装出来的,卖货氛围也不是。

单从看客角度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李佳琦他们也是真懂女生对美的需求,以及,自己真的懂审美与精致。

从对产品了解这一点,就比太多半路出家的明星们强多了。

明星们演戏习惯了,表情动作都是按照计划来的,贸贸然进了直播,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尤其是问到产品体验时支支吾吾,也只能是被旁边网红们吊着打的份儿。

毕竟,年入百万千万的明星们,在推销起几十几百块钱的东西,还真没有说服力。

-END-

首席商业评论联系方式:

投稿及内容合作|editor

chreview.cn

广告及商务合作|bd

chreview.c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cf/9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