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一座ldquo鬼城rdquo

小孩白癜风初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zg/160203/4769448.html

每周都有捡漏

房子太多,找个人一起挑。

捡漏君(),找房源!

众所周知,现在人们生活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买房子,但是现在的房价居高不下。让很多人都头疼的就是房价的问题,尤其是在一线大城市,房价更是贵到离谱。甚至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房价都贵到没朋友,现在买一栋房子真是比登天还难。然而你知道吗?中国有一个“鬼城”,它是四线城市,放假却超乎我们想象!跟着小望一起去看看吧!

从嘉峪关西行70公里,在酒泉戈壁腹地有一座残败破旧的城市,走在城市宽阔无人的马路上,一栋栋排列整齐的6层住宅静静地矗立在祁连山脚下,房屋千疮百孔,周边荒草丛生,这里便是中国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玉门。虽然现在这里的经济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但是早在几十年前,这里的经济还是比较发达的,因为这里拥有非常丰富的石油资源,

20世纪30年代末,玉门油田开始开发,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孙健初等三人受命来此勘探,开发凿出中国第一口油井——老君庙一号井,让中国从此摘掉了“无油国”的帽子,也由此拉开了玉门系列油井的开发序幕。此后这里相继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油田,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石化基地。于是全国各地的工人拥向了玉门这座小城,玉门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口也越来越多。-年,这里累计原油产量占全中国总产量的95%。然而大自然给予的馈赠从来都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经过多年开采,玉门石油产量逐年下滑,由年最高的.62万吨降至年的38万吨。

随着资源的枯竭,玉门的经济也逐渐衰落,人们也都慢慢搬出了这座城市。就留下了很多的空房子没有人住,但是这里还是盖了不少的房子,而且房价还都非常的低,几千块钱就可以买到八十平方米的房子。现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也都搬出去了,只剩下了一些老人小孩和空房子,晚上街上的人更少,看起来俨然是一座鬼城,相比之前的辉煌,真的令人唏嘘呀!

玉门老君庙是中国石油的发祥地,年8月11日,中国第一口油井在此出油,中国从此甩掉了“无油国”的帽子。解放前的10年间,玉门石油产量占当时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奠定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基础。图为位于河谷中的玉门油田老君庙油矿。

这里是中国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铁人王进喜的故乡。50多年前,油田所在地设市,中国第一座石油基地拔地而起,鼎盛时期人口达到13万人。半个多世纪过去,石油资源枯竭,市政府和油田基地相继搬离,9万居民弃城外迁,城中弃楼遍地、设施老化,几成空城。

山崖底部密集分布的洞穴是石油工人最早居住的地方,许多工人的儿女都是在洞里出生。新中国成立后,玉门为陕北、大庆等新油田输送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20余万名技术人才和石油工人,玉门油田因此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建国以来,玉门已为国家上缴税收上百亿元。图为玉门油田老君庙油矿一架还在生产的抽油机。

年,为保障生产,玉门油田所在地被设立为玉门市,县政府也搬迁至此。到20世纪80年代,石油产业鼎盛时期,这座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的总面积扩张到1.35万平方公里,人口一度达13万余人。图为废弃的邮政大楼。

经过多年开采,玉门石油产量逐年下滑,由年最高的.62万吨降至年的38万吨,而前产量也仅维持在70万吨。这个国内最早开发的油田,如今成了小规模及发展困难石油企业的聚集地。图为废弃房屋中的老君庙开采纪念牌匾。

和所有资源型城市一样,资源枯竭的玉门面临着发展瓶颈。21世纪初,玉门市和玉门油田作出迁移决定,大片工厂倒闭,厂房住宅被夷为平地,因油而聚的人们开始迁走。图为一处被砖石封死的办公楼。

年,全玉门市66个居委会缩减成33个,年又缩减至12个。年统计表明,留守老市区的人口已不超过3万人。

年,玉门油田生活基地搬迁,市区只设生产作业区,生活区则迁至百公里外的新油田。这次动迁导致多名工人失业、2.5万名油田工人外迁。年,玉门市市政府搬迁至市区向西70多公里的玉门镇新区。自此,数千名职工开始了每周百公里的往返于生产、生活区之间的迁徙生活。至此,老城、新城和油田新基地将昔日的油城玉门一分为三。图为石油管理局接送员工的蓝色大巴。

目前,除石油工人,尚有部分居民聚居在北坪、三台两个安置区的廉租房里,大多是无力外迁的老人、残疾人、低保户和下岗工人,他们每月领取几十至上百元的低保费,面对新市区元/平米的房子望而却步。截至年,包括新市区在内的玉门全市下岗失业者已达3.5万人,其中有1.4万人属于生活特困人群。

此同时,遗留在老城的道路、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也逐渐老化,大部分无法正常使用。图为玉医院急诊室,大门已经被封死。

年以来,当年地方政府围绕油田而兴办的化工、轻工机械等工业企业大部分已破产倒闭,而糖酒、五金、饮食服装等行业也冷清萧条,原市属工商业体系全面崩溃。据统计,年全市有市属企业90家,年仅有8户勉强维持。

玉门汽车站对面的小商店,老板正等待生意上门。

位于玉门老城区解放路上的当地唯一一座红绿灯岗亭,由于人流量锐减也已经停用许久。

空空荡荡的玉门市汽车站。

玉门老君庙,30年同学聚会大家选择了曾经工作过的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前合影留念。

对石油产业的衰败,风能资源蕴藏量丰富的玉门开始不遗余力发展风电。年一年,玉门的风电装机容量就超过了此前12年的总和。而风电企业的普遍微利经营,以及西北电网建设升级的严重滞后,也引发了“油城已逝,风城何在”的质疑。图为玉门市区旁的戈壁滩上,野生动物在此很活跃。

祁连山脚下通往玉门市的公路也不如以前繁忙了。目前,玉门已被列入全国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单,由中央财政给予资金支持城市进行财力性转移。玉门的废城之痛,映射出中国众多资源性城市的转型阵痛。

来源:匠心读书会等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jw/10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