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查收,新年烫头手册
“天冷了,真的好想烫头啊…”“雪再大也不能阻止我出门烫头的任务…”
“过年了烫个羊毛卷这么样?”
······
你是不是发现,就算是大雪飘飘窝在家的日子,满脑子竟然都是出门烫头的冲动。平常搁置很久的理发造型计划一下会在这个寒风嗖嗖的春节氛围中被提起,刷个手机也是在琢磨今年烫什么发型好。
就像降温了,很想和朋友一起围桌涮火锅;行走在冬日的凛风中,想要赶回家煲一锅热汤来喝;新春临近,像很多朋友一样想要烫头的你,可能是犯了“新年烫头情节”。
俗话说“头可断,发型不可乱”,发型是颜值的风向标,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足够时髦的重要标准。几十年过去了,不变的是上图晓松老师的一头长发,变的是这个波谲云诡时代,和日新月异的烫发造型。爱美的人皆有之,但是春节的氛围最盛。旧年尾牙,仿佛每个人都一个待办事项:
思考新年烫一个什么样的发型。
当然,对于烫发这件事,埃及人民表示,她们有发言权。早在两千多年前她们就会卷发了,在古埃及,女人把头发卷在木棒上,涂上含有硼砂的碱性泥,然后再太阳下晒干,洗干净之后,头发就会出现卷度。但是这样的卷发,只能维持很短暂的时间,她们表示不开心,想要一直都是卷发。爱美是天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变美。于是,人们在卷发的漫长道路上,经历了热烫和冷烫。
厉不厉害?从此以后,不管是名媛们、好莱坞影星、国内明星,还是的普罗大众,会和朋友们相约坐在一起,头顶着很重的黄铜烫发夹,一动不动6个小时,只为了拥有一头好看的卷发。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电烫技术已经传入了上海。30年代的广告画报上开始出现烫发的女人,她们都画着精致的妆,描着细眉,还有一头妩媚的卷发。
尽管文革时期,中国禁止了烫发。但改革春风吹满地的80年代,文化潮流涌入国门,卷发烫发重新风靡,理发店中都坐着满满的人,街上可见梳着飞机头的时髦男青年。
成长于80年代的父母那一辈,现在我们重新流行的烫发元素:蓬松大卷发、及肩发、羊毛烫、螺丝卷、锡纸烫、飞机头,在他们身上(划掉,是头上)都能找到。
80年代,在理发店做各式新潮发型蔚然成风···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女性,为了融入基层劳动,发型装扮一切从简,两股麻花辫和齐刘海的刘胡兰头,简单干脆,男性则是的千篇一律的寸头,一眼望去是整齐划一的美感。然而,80年代初,随着社会风气开放,影响最深刻的就是一大波披头士的摇滚乐传到中国,于是当时被压抑天性的年轻人们得到释放。
羊毛卷爆炸头
要“改头换面“,就从“头“开始,在这群跟着猛士的士高摇摆的年轻人中便产生了各种“作妖”发型。配上那个年代标志性的修身衬衫、喇叭裤和风衣,戴上蛤蟆镜,大家都是时尚的弄潮儿。那时,所有内向、外向的女同学们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发型。比如,羊毛卷,甜酷皆宜;爆炸头,自行张扬,显然一脸叛逆少女形象…「羊毛卷,所有女孩的心头好」羊毛卷发型其实来源于年代期间,当时的嬉皮士从50年代的厚重发型转变到Hippie(卷发),俗称HippieStyle,正式引起一阵卷发狂潮,连迈克尔杰克逊都受其影响,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这股羊毛卷的身影。
80年代的港风,那时候真的是羊毛卷的天下,当时大火的女港星基本都烫过。
郭采洁的短发羊毛卷,加上复古滤镜,那种80年代TVB女艺人的美感,新年值得拥有。
不过精致的女孩们不只是染烫妈妈同款短而细密的统一造型,长而蓬松卷度更大的羊毛卷是当下姑娘们的钟爱。
滑动可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xg/9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