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华禁毒防艾小说堕落

从昆山开往玉龙方向的K次列车的八号车厢里,坐着一位明眸善睐、华容婀娜、气质高雅的姑娘。她左顾右盼着从过道上走过的每一个人,偶尔从自己的座位上立身起来举目四望,好像是有什么急事。

姑娘名叫阿薇,是林海县凤凰村人。凤凰村坐落在川南、云北两省的交界处,是一个原始森林和巍峨群山环绕着的小山村,平均海拔米,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主产耐寒的土豆、燕麦和荞麦,至今勤劳朴实的村民们还住在被荫蔽的树林遮盖着的石板房和木板房里,参天的大树和厚厚的云层把凤凰村包围得严严实实,连绵起伏的山峦排成不整齐的队雄踞在屋后,把整个山窝和外面的世界远远地隔开着,使这里成了全县甚至全省最贫困、最落后的村。

凤凰村,大家祖祖辈辈都被困在这山涧之中,不知道电灯电话,不知道汽车火车,更不知道读大学和打工。那一年,阿薇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一百多公里外的县民族中学。考虑到阿薇的家较远,加之经济状况也差,学校把她列为寄宿制学生。但是因为当时国家还没有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于一贫如洗的阿薇家来说,每学期几百元的学费和杂费都让阿薇的父母腰杆直不起来,加上每个月两百多元的生活费和车路费,更让父母喘不过气来。

正当阿薇读到初二下期的时候,满脸皱纹的父亲叹着气对阿薇说:“这几年供你读书,家里的牛、羊都已经全部变卖了,现在连过年的猪都没有了,你就回来放牧吧!”阿薇潸然泪下,说:“阿达(彝语,译为父亲),你就想办法让我读完中学吧!中学毕业的话以后去打工也能找到好一点的工作。”“还有啥子办法哟?邻居们、亲戚朋友家我们都借过了,学费又不能赊账。”父亲无奈地答道。看到父母亲强硬的表情,阿薇泪流满面……虽然阿薇在学校表现不错,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最终还是遗憾地辍学了。

有句话说得好:“上帝总是眷顾可怜的人”,就在阿薇眼泪满眶地准备卷铺盖回家的时候,同学小倪的母亲——一向乐于助人的刘阿姨找到阿薇对她说:“阿薇,你是一个好孩子,可惜的是家里经济条件太差了。虽然退学了,你不要灰心丧气。如果你愿意的话就到县城我们一个朋友的餐馆里去当服务员吧!”阿薇想都没想就说:“怎么不愿意啊,什么时候去?我明天就可以去上班吗?”刘阿姨说:“好吧!我明天就带你过去。”“让你费心了刘阿姨,谢谢你。”阿薇感激不尽地说。

第二天,阿薇在刘阿姨的带领下来到餐馆,虽然每月的工资只有二百元钱,可对于凤凰村人,对于无路可走的辍学生,犹如在茫茫大海中落船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般,阿薇每一天都乐在其中。她成为凤凰村在县城打工的第一人,成为了同学中挣钱的第一人,成为了同龄伙伴中告别饥肠辘辘的第一人。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穿着工作服的阿薇婷婷玉立、妩媚动人。餐馆王老板说:“你穿工作服还挺好看的嘛,哪里还是土模土样的山姑呢?”阿薇微笑着没有说话。这个生长在山旮旯里的姑娘靠自己的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和甜嘴笑脸受到了顾客的好评和同事们的爱戴,也得到了老板的赏识。有人甚至说,饭店的回头客都是冲着阿薇的优质服务来的。就这样,阿薇在饭店里起早贪黑、忙前忙后地干着,老板看在眼里喜在心底,她的工资也从二百涨到三百、四百,一直到后来的七百元。那年春节放假的时候老板还多给了她三百块钱,她给家里每人买了一套新衣服和很多好吃的东西,还花二百块钱包了一辆摩托车回家。当车子开到村头时,全村的大人小孩们都像一群迎接贵宾的队伍一样早早地围站在崎岖的马路两旁,小孩们围着这进村的第一辆车上下打量,阿薇的好伙伴伍各和几个孩童时的朋友一起站在人群中久久地凝视着她。

阿薇对父母弟弟们说:“以后我就可以打工养你们了,你们别为家里的生活担心。”“阿薇,我的孩子,别为了我们一家人把自己累倒,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母亲听了阿薇的话流着眼泪说道。

时间如流水,转眼之间四年过去了。因为饭店的生意不景气,服务员从十几个缩减到四个,阿薇的工资也从九百块一下少了三百,有时候还无法按时领到工资。正当阿薇为自己的前途堪忧,为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之时,高中毕业在家的小倪找到她。

小倪说:“阿薇,我也没有考上学校,我们两个一起到昆山去打工吧,你这里工资太低了。”接下来,小倪给阿薇举了她的很多朋友和熟人在昆山打工致富的例子,天花乱坠地大说特说了一番。刚开始的时候,阿薇没有到昆山的打算,从来没有走出林海县的她对小倪说:“我们都没有去过省城,如果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呀?”“我们可以去找呀,昆山比这里大多了,工作的地方当然也多。连一个字不识的农民都能找到工作,我们读过书怎么会找不到呢!”小倪胸有成竹地说。

最后,阿薇、小倪和一个叫阿芝的姑娘决定一起到省城去闯一闯,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蓝天。

经过两昼夜的“疾驰”,在第三天下午,阿薇和两个姐妹来到了昆山市。提着行李物品,走在城市的大街上,看着茫茫人海和飞驰而过的各种汽车,抬头仰望着触天的高楼大厦,阿薇感慨万千:“如果生在这个城市该多好啊!”

当天晚上,三人找到一个比较实惠的旅馆住了下来。第二天一早,一番洗漱之后就大街小巷地找工作。她们几乎跑遍了整个城市,徒步走遍了门外贴着招聘牌的饭店、宾馆和公司,但是都以文化水平低、普通话不标准和没有押金为由被拒之门外。找了两三天工作,只有小倪在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阿薇和阿芝却总是吃闭门羹,这几天已经把身上带着的一千多块钱全部花完了。昆山举目无亲,该怎么办呢?

就在阿薇为眼前的情况束手无策,为自己冒然离开饭店懊悔的时候,第三天外出找工作的阿芝急匆匆地跑回来,激动地对阿薇说:“一家美容美发店在招服务员。老板娘愿意录用我们两个,工资是包吃包住每月一千块。”真是“踏破铁皮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个消息让阿薇喜出望外:“找到这么好的工作,工资比小倪的还高三百块。”阿薇暗自高兴。

上班的第一天,阿薇和阿芝才知道,所谓的“美容美发店”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老板娘总是叫她们打扮漂亮一点,店里白天几乎没有一个人来光顾,一到晚上那些酒醉的,吸毒的什么人都来。但是不管泼皮无赖,还是地痞流氓,只要肯出钱,老板娘就叫她们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她们的工作就是从事淫秽色情服务。阿薇虽然读书不多,却知道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才是体面的,如果做这些事情不就丢了凤凰村人的脸了吗?她骨子里就看不起这种人,即便工资再多她也不干。因此,从第一天老板娘叫她接客的时候她死活都不肯干,还和老板娘吵了半天架。

阿薇悄悄地把阿芝叫来对她说:“我们是读过书的人,这种工作不能干。如果我们在这里干这种事情的话林海县的人会笑话我们的。”“可是这里的工资很高,我们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工作呢?干什么工作不都是挣钱吗?”阿芝不断地反问阿薇。“我们可以再找啊,不能干这种丢脸的活。”阿薇苦口婆心地教育阿芝。不管阿薇说什么,怎么劝说,被高额的工资蒙蔽了的阿芝也没有听进去,她不愿意离开“美发店”,留了下来,阿薇只好自个儿离开了。

离开美发店后,经小倪介绍,阿薇来到“天意酒店”上班。好不容易离开“狼窝”的阿薇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从上班第一天开始,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不迟到早退,工作成绩得到了酒店经理的肯定,每年她都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岗位能手。酒店总经理也知道了阿薇的工作情况,看到她不仅年轻漂亮、气质端庄,而且性格稳重,想让她在工作之余照顾他病重的母亲。

有一天,他把阿薇叫到办公室对她说:“阿薇,你到酒店来以后工作一直很认真,同事们对你的评价都很高。”阿薇第一次进总经理办公室,也第一次跟这么“大”的人物面对面说话,把头埋进怀里,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就请总经理多多指导。”

“我今天叫你来不是谈工作,有件事情我想和你商量。”

“什么事啊?”阿薇红着脸说。

“如果你愿意的话,下班时间就到我家去照顾我妈妈,我多给你工资。”

“下班时间我可以照顾她,……可是……多给的工资我不能要。”阿薇颤抖着声音回答道。

“这是你的劳动所得,你不能不要……”在总经理的再三要求下,阿薇答应在下班时间到总经理家做兼职工作。

在酒店和总经理家之间奔波,每天都忙忙碌碌的,阿薇却乐在其中。彝族年的时候,阿薇向酒店请了十天的假,结算了三万多元工资,驱车回到家乡,和家人过了个高高兴兴的年。她回来的当天,村里七大叔八大姨都来问长问短,从上到下地打量着这只山里飞出去的“凤凰”,同样在外打工的伍各和几个伙伴陪她聊到天亮。

……

回来后的第二天,阿薇对父亲说:“阿达,我这次回来想把家里的房子拆掉,重新修一幢砖房。”

“孩子,全家人都要让你养活,你的负担太重了,先暂时不要修房子,你给自己买一套好一点的衣服吧!”父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指着阿薇的牛仔衣说。

阿薇笑了一声看着父亲说:“阿达,这衣服不是旧的,在城里这种是最时髦的呢!”

阿薇是个性很强的女孩,她决定要做的事情是“板凳订钉”。第三天,她就请来亲戚朋友和邻居们,把家里原来的石板房拆了,然后挖地基、砌基础……开始修建一幢砖房。另外,她还把大弟弟送到她原来就读的县民族中学读书。阿薇想,自己没有读成大学,一定要让弟弟去实现读大学的梦想,为凤凰村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十天的假期刚满,阿薇回到昆山,还不远千里给病重的王阿姨带了些家乡的土特产,继续做着自己繁忙的工作。

在昆山兼职打工的这几年,虽然很累、很忙,但是阿薇累得值、累得开心。她当上了客房部的经理,每年春节还给家里带去好几万块钱。她年迈的父亲遇到亲戚朋友总是自豪地说:“我家能过上今天这样的日子,是因为我有一个有本事、很孝顺的女儿。”邻居和邻村的人都羡慕得不得了,总是向阿薇父亲竖起大拇指。“如果能娶阿薇为妻,就不枉活下辈子了。”村里的小伙子们如是说。

俗话说:“风雨过后才见彩虹”,就在阿薇当兼职的第五个年头,王老太太病重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她的儿媳被老公以对老人照顾不周为由离掉了。其实,有钱有势的总经理早想把这只“不会下蛋的母鸡”赶出家门,和阿薇这个美丽、善良、贤惠的农村姑娘结为百年之好。

在送走老人后不久,阿薇和总经理走上了婚姻的殿堂。两人到国外度蜜月期间,丈夫花十几万元给她买了各类品牌服装和金银首饰,对她说:“酒店的事情你就不要做了,好好当全职太太吧!”阿薇高兴地说:“好吧!亲爱的,全都听你的。”于是阿薇辞去了酒店的工作,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全职太太。和她一起到昆山打工的同学、伙伴们都羡慕她,都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婚后第二年,阿薇生下了一个小“太子”,让老来得子的丈夫无比的喜悦和自豪。丈夫许诺:“过几天就是你的生日了,没有事情的时候你就到车行去逛一逛,过生日的时候我给你买辆车。”“亲爱的,你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公,我爱死你了。”说罢,用她樱桃般的小嘴在丈夫的脸上“亲”了一口,随后兴高采烈地跳起舞来。

当年阿薇全家三口回娘家过年的时候,不仅给全村的老人和小孩发了压岁钱,临走的时候还给两个老人留下四十万元钱,说是拿部分给弟弟娶媳妇修房子和买家具用,剩下的就当做老人的生活费和养老金。阿薇对父母说:“阿达,阿莫(彝语,译为父亲,母亲),我回来的时间很少,你们要多注意身体,想吃什么就让弟弟他们买给你们吧,千万不要心疼钱,生活费用完了就打电话来啊!”阿薇的父母连连点头:“好吧,好吧……孩子啊,你放心,我们的身体好着呢!”

可是,生活是考验人的精神意志的,它可以造就一个天使,也可以在顷刻之间让这个天使折翅,好日子也会让人失去生活的方向和目标。渐渐地,已经衣食无忧、幸福美满的阿薇厌倦了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的单调、枯燥、乏味的生活,突然之间变得奢侈浪费、极度邋遢。她一返常态失去了善解人意和光彩照人,每天把孩子丢给保姆,开着丈夫给她买的豪车往返于美容店、按摩院和酒吧、迪厅之间。有时醉得一塌糊涂,而且还带着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回家,甚至夜不归宿。对好心人的劝说听而不闻,对丈夫的话更是左耳进右耳出,对父母的教诲也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听之任之。

凤凰村人只是在阿薇的朋友那里听说她的奢靡堕落,并没有亲眼所见,他们知道的也只是九牛一毛。如今的阿薇不仅好吃懒做、干一些有失人伦的勾当,还做起了人人为之唾沫的毒品买卖。开始,她只是倒手几克、十几克海洛因,而且还为这事夜不能寐、忐忑不安。日久天长,阿薇的野心也就越来越大,觉得比起那些大毒枭,她所做的只是一鳞半爪,小打小闹地根本无足挂齿。她开始联系从事吗啡、海洛因、冰毒贩卖的大的卖主和买家,不仅把昆山市某些宾馆、迪厅和酒吧的毒品网络全部垄断,而且还养成一个嗜痂之癖——吸毒,以贩养吸。

阿薇的吸贩毒受到老公的强烈反对,在无数次的批评教育之后丈夫终于摊牌了:“如果你再不改正,我们就只能离婚了。”她的母亲为了保住孩子的家庭,专门到省城来给她戒毒。可是才停药两天,她就出现不安、焦虑等症状,有时全身还起鸡皮疙瘩。阿薇总是趁母亲熟睡,偷偷地溜到外边吸毒,母亲只好带她回凤凰村戒毒。

现在的阿薇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几个伙伴的父母在阿薇回来那天就来到她家把阿薇骂了个狗血喷头。

当初,阿薇是勤俭孝顺争气而在凤凰村有名。如今,阿薇是吸毒败家落魄而在林海县出名。

回乡的第三天,阿薇就出现了流涕、出汗、呕吐腹泻现象。再也无法承受戒断反应的她偷了父母亲的养老金离开了家。可怜的母亲为女儿的忤逆恸哭了几个月,又加上无法承受邻居们无情的讥讽声,一场大病之后驾鹤西去了。

在外飘荡了半年之久,连母亲的葬礼都没有参加的阿薇,在身无分文走投无路后回到了丈夫身边。丈夫看着年幼的孩子,无奈收留了她。可她仍然毫不收敛,日夜往返于咖啡厅、茶艺吧等娱乐场所,以贩养吸维持着自己的生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一次交易中,阿薇和小倪被警方抓获。阿薇早已把大多数货物转移,警方在她身上只搜到部分毒资和少量的海洛因,法院只判了她两年刑。

出狱后,阿薇很快又怀孕了。产下一女婴后的金秋十月,她对丈夫说:“我想带着刚满月的孩子回林海老家开服装店。”她赖着老公要了十万块钱,再以同样的理由向亲戚朋友们借了十多万,背着家人向她以前常去的云北省某地出发了。这次因为有孩子掩护,她一路上有惊无险,躲过了一道又一道关卡和警方的层层搜索,顺顺利利就回到了老家,轻而易举地到手了七万块钱。为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阿薇把四万元以分利的名义按照借款的数额比例分给了亲戚朋友们。

回到昆山后,阿薇趁老公在外出差的时候就出去贩毒、吸毒,还把自己的奔驰车和家里值钱的家具卖了个精光,把房子也给卖了,短短半年就把所有的钱挥霍得一干二净。一次,她躲在宾馆里吸毒,被警方逮了个正着。因为是哺乳期,加上老公多方周旋,她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只呆了一个月就被放回来了。

阿薇二进宫回来以后,忍无可忍的丈夫真正摊牌了:“我们两的婚姻确实不能再延续了……我们离婚吧!”“离就离,有什么大不了的!”阿薇瞥视着对丈夫这样说。整天只想着毒品,对家庭孩子丈夫根本没有兴趣,视毒如魂、看钱如命的阿薇毫不犹豫地在协议书上签了字。第二天,两人办了离婚手续,两个孩子由男方抚养,丈夫赔偿她五十万元。

离婚第二天,阿薇有气无力地推着装满自己衣服的密码箱,准备乘坐从昆山开往林海县的火车回去。在火车上,阿薇遇到一位个子中上、身材瘦溜的小伙子,因为两人邻座,所以就理好亲戚关系聊起了家常。

小伙子试探地问道:“阿让(彝语,译为表妹),你嫁人了没有啊?”

“没有,哪个要我哦!”阿薇望着小伙子微微一笑。

“你这么漂亮,怎么会没有人要呢?你太谦虚了吧?你觉得我怎么样?”小伙子挑逗她说道。

阿薇上下打量了小伙子一番,半天没说话。

聊着聊着,阿薇才知道他叫五加,也是林海县人,从外面打工回来正要回去呢!一向大方的阿薇立刻叫来售货员:“给我们拿一件啤酒和两包玉溪,再拿一些吃的……”她付了钱,继续和他天南地北地聊。

两人边抽烟边喝酒边吃东西。五加看着阿薇,心想:这个女人谈吐不凡,穿衣打扮也很得体,从包里拿出的钱是一叠一叠的,肯定很有钱,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跟她套好近乎。

“这次回来只带了一点车费,让你破费了,下次我请你嘛!”五加蛮不好意思地说到。

“哈哈,你也太客气了,又花不了几个钱,哪个请还不是一样的啊!”阿薇笑道。

几杯酒下肚,阿薇“呜呜”地哭了起来,满脸都是眼泪。她用手拭去脸上的泪水说:“我是嫁过人的,还有两个孩子。因为我无数次地吸毒,已经和丈夫离了。”“你离婚了啊!”五加好像有点不相信阿薇的话。“骗你干啥子嘛,我老公是一家酒店的老板,很有钱。我过生日的时候,他给我买了一辆奥迪轿车,后来被我变卖买海洛因吸完了。”五加自豪地说:“吸毒有啥子哦!现在这个年代不晓得毒品味道的年轻人还混啥子嘛!”说着,他从裤兜里掏出了一把锡纸,“我也在吸毒。”

“你这个老公也太不会怜香惜玉了吧,你那么漂亮的。如果我娶到那么漂亮的老婆,捧在手心里还来不及呢!”五加为阿薇打抱不平似的说道。

阿薇看着五加笑着问:“你说的话当真吗?”

……

不知不觉之中,火车到了林海县,两人一下火车五加就跟阿薇说:“我们去干一口那些啊,我再也控制不住了。”说完,揉了揉自己的鼻子,随后就带着阿薇穿过一条臭气熏天的小巷,在一家小旅馆里买了一克海洛因,躲在刚登记的房间里吸了起来,享受起神仙般的生活。几分钟后,在烟雾缭绕的房间里,两个人缠缠绵绵,交起了欢来。

第二天,阿薇问五加:“我们去做生意如何?”“像我这样的,能做什么生意啊,做什么都要本钱。”五加说。“我这里有五十万,是离婚时老公赔偿给我的青春损失费。”阿薇回答。“啥子?你有那么多钱嗦,那我们可以随便吸了。”五加高兴得睁大了两只深深陷进去的眼睛,“咚”地一声把手重重地打在床边的桌子上。

“要想吸一辈子,五十万元根本不够,我们要再找点本钱去干一笔大生意。”说完,阿薇就跟‘“浪人”五加聊起了自己以前的毒品生意……

接下来,她说:“我以前被抓过几次,头发都没掉一根就出来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果再干一次,还可能再次打响。但是这次要干大,要选几个能干的帮手。”

“我以前干过一些小本的,经验没有你丰富,这次怎么干就听你的安排。”伍加说。

两人决定各自去筹钱,定于当月十五号在林海招待所见面。

随后,阿薇连夜赶回凤凰村老家,挨家挨户地向亲戚借钱。她去借钱的时候给别人讲:“俗话说独木不成林,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无法做大做强服装生意。来跟你们借点带息的钱。”受了蒙骗的亲戚纷纷把钱借给阿薇,她很快就凑到了九十多万元。

五加到处借钱却吃了不知多少个闭门羹,她的舅舅话还说得很难听:“你一天到晚什么正经事不干还吸毒,连你多病的妈妈都让我照顾。像你这样的人都能不吸毒改做生意,那狗就不吃屎了。我看你是吸毒吸疯了吧!”随后,拿着板凳把他轰了出去。灰溜溜出来后,五加好像想到了什么,跨步向林海街上走去。

五加来到一直想买他家房子的开超市的刘老板家,骗他说:“我妈妈得了胃癌早期,现在正需要用钱看病,房子便宜一点卖给你。”爱占便宜的刘老板听说价格低一点,就心动了:“少好多嘛?”“以前你来买的时候我妈喊的价是五十万,现在物价上涨了房价也在飙升。这房子至少值七十五万,你给我六十万就行了。”五加把楼市菜市股市等情况向刘老板分析了一翻。“五十万还差不多,你们家的房子墙面都发黄了需要粉刷,还有地板……”刘老板给这个房子找出了诸多的毛病。

一番讨价还加之后,以五十二万元的价格刘老板把自己梦寐以求的房子弄到了手。

阿薇和五加带着总共一百四十多万元钱连同那几个江湖兄弟向云北进发。到达昆山,阿薇一伙兵分三路:一路留在当地了解“毒市”风波、警方盘查力度等;五加带着另一路人到邛都联系买主;主力一路由阿薇亲自带队到中缅边境联系卖主,然后运货到邛都销售。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谁知阿薇他们带着货进入云北境内的时候就被警方盯上了。

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阿薇他们这一路还没有到达昆山,运输毒品境内小车就被警察拦下,两个便衣已经抓住了她的胳膊。阿薇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不消说,所有货物当场被收缴。接着,另两路人马也一前一后被抓捕归案。

当月,某报上刊载一则重大新闻:“6月8日,我省查获一起特大贩毒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曲木阿薇等7名,当场缴获海洛因10公斤、冰毒4公斤、摇头丸粒,毒资5万元。”

被警方抓捕后,阿薇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配合警方抓获了她在昆山市的上线,长年垄断昆山、海越、邛都等地毒品网络的李勇;帮助缅甸警方破获了缅甸建国以来的第一大贩毒案件,号称“罂粟王”的毒枭洪森等也相继落网。

被正式逮捕一个多月后,某某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阿薇重大贩毒案,鉴于阿薇被抓获后主动认清自己的犯罪,积极配合警方破获多起贩毒案件,有重大立功表现,一审判决她无期徒刑。阿薇没有上诉。

入狱后,阿薇泪流满面地对来访的记者说:“我曾经有过幸福的婚姻、美满的家庭,有疼我爱我的丈夫,也有十分可爱的孩子。毒品是一种害人害己的东西,我一生的幸福生活都是被它给毁掉了。”拭去脸上的泪水后,阿薇继续说道,“我希望正在吸毒的人改邪归正从新做人,千万不要学我这样的人,因为毒品害人害己,害国家害社会,毒品猛于虎!”

注:原创作品。

田玉华简介

田玉华,男,彝族,年7月出生,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人。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彝学会会员、凉山州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先后在《中国民族报》、《民族》、《巴蜀风》、《四川文艺》、《凉山日报》彝汉版、《凉山文学》彝汉版、《凉山彝学》、《乌蒙彝族文化》、《丽江彝学》、《文昌文艺》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百余篇(首)、书法作品(彝文、汉文)百余幅。参加四川省第一期文艺人才培训班、四川省中青年作家文学创作培训班、巴金文学院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等学习。获过多种奖项,部分论文入选《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当代彝族母语文学作品选》等刊物,部分作品被单位和个人收藏。中国最长彝文书法作品《彝家千字文》作者,年被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文联授予“全省文联系统先进个人”。

吉乃声明声明:《彝族人家》弘扬彝族文化,展现彝乡美丽风光与人文摄影图片,呈现彝民族诗的天赋,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zl/1107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