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老市区,有你,才有家

白癜风最好的外用药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0098.html

作者:杨柳

二十年前,我上小学。就读的玉门市老市区逸夫小学,校门两边的小商店没有我没进去过的。小太阳商店有我最爱买的一毛钱串串和五毛钱辣条,商店哥哥一家人都很好,每天买货的学生能把店里挤爆。那时候,还记得老市区的路上都是熟悉的红蓝工服工人们的身影以及各大学校身着那标志性校服的学生们;还有招手即停的招手停(类似公交车),和热闹非凡的三三区菜市场。

那时候我们把老市区分为五段:水厂、三三区、解放门、北坪、南坪。初中以前,三三区是我全部生活和学习的中心地带,住在逸夫小学对面,去三中上学是几步路就到,陪父母买菜也是几分钟就去。初中三年里,没少有学生在我家楼后面打群架,也没少有其他学校的学生在校门口堵人。我们的溜溜球、皮筋还有手掌大的小灵通,充满了整个最青春的年纪。路上大喊大笑肆无忌惮调皮的我们,微笑着寒暄跟路过就熟悉的人打招呼的我们父母以及很多路边、楼下、电影院院子里聚众下象棋大牌的爷爷奶奶们。他们是我十几年前完整的印象,对老市区,这个我称之为故乡的地方,最真切的画面。

三三区,王进喜雕像环岛路口。

这座雕像在我脑中活了已有29年,它是进入老市区的第一个环岛和标志性建筑物。它东往嘉峪关、酒泉、乃至更远的东部;西去赤金、新市区和新疆。而南北两入口就连接了整座城市。从三三区到南坪。

玉门老市区是一座以油田发展起来的城市,早年在王进喜等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们的带领下,打下了中国第一口油井,现在玉门老市区老君庙作业区。于是玉门开始成长,用它满腹的石油资源,养育了整个玉门的人和物。

那时候,提起玉门,是无人不知的石油城,也是众人向往的生活地。老市区的瓤皮子、麻辣烫、羊拨拉;老市区的玉门一中、外国语学校;老市区的石油管理局、文化宫;无周边市区而不知晓向往。

北坪红绿灯。是玉门老市区至今最繁华的一条街。路口往西都是特色小吃、水果摊、小百货。

玉门一中。我高中的母校。

油城公园。

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公园旁有一个一招(招待所),院内二楼是我们当时最开心的娱乐场所——旱冰场。几乎每到周末节假日,里面会汇集老市区各个学校的学生。

医院

十几年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我们并不会去想十几年后它的模样。只是青春的美好、生活的安乐、工作的稳定,让这座小城的人们倍感幸福。而在幸福之中,又如何去留恋悄悄改变的风景呢。

年4月,已经28岁的我回家看望父母。这些记忆中还崭新的市容市貌,在与父母边走边看的记录中,却发现变成了如今的陈旧荒废模样。繁华的一条街尽头是大门紧闭的新华书店;国税局路口往北到油城公园间的路两边,商铺也没开门营业。而昔日充满欢声笑语和身影的油城公园,却只有我们三闲走。公园内的大飞机和十二生肖石像那里,曾是多少那时的我们玩乐的地方啊。

出了公园后,看到走在前面的父母背影,不禁留下两张照片。忽然觉得在这样的画面前,什么事都不值一提了。在如今人口稀少、盛景不再的老市区,还有一些像父母这样留在这里几十年的老人们。并不是没有条件迁居其他地方,只是这里,才是家啊。

这是最繁华的北坪一条街尽头的路牌,它的名字是“自由路”。纵使铁锈腐蚀了整个牌面,它却依然伫立在这个路口。从未离开过。

好比每一个玉门老市区的人一样,无论是被生活和形势所迫离开的人,还是留在这里默默守着这座城市,等它慢慢发展的人。他们都会像这牌子一样,坚定,也自由!

“你是哪里人?”

“我是玉门老市区的。”

新媒体制作:杨柳来源:玉门新闻

去下方写评论

玉门在线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cf/1069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