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援疆教师让改变真实发生公益行支教
“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近年来,海曙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口支援工作的有关部署要求,实施“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先后选派多批次干部人才奔赴新疆库车,将海曙援疆教师的初心与使命融入到支教工作中。本期我们将聚焦海曙援疆人,了解他们的支教故事。
牟秀玲
牟秀玲:海曙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现任库车市教科局学前办副主任、幼教教研员。
扪心自问无悔援疆随着援疆结束的日子渐渐临近,牟老师感觉有太多的不舍和留恋。她常常扪心自问:“万里援疆为什么,立足岗位干什么,一年半后留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她坚守在援疆之路中。
精准援疆守初心。作为二次进疆的她来说,进疆是为了巩固上一批幼教团队在库车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成果,同时继续帮助幼儿园解决课程游戏化进程中的问题,助推库车市学前教育在本地区领先发展。
优质援疆促发展。作为幼教教研员的她,带领库车市幼儿园共同实践和研究课程游戏化的路径和方法,通过星级评估等手段促使库车市学前教育整体向优质发展。通过组织教科研训及带徒活动,她培养了1名本土幼教教研员,4名骨干园长和若干名幼教集团园的教研引领者。她依托试点园研究,总结了“基于民族幼儿语言学习特点,提升民族幼儿国语倾听和表达能力”的有效经验并及时推广。
倾力援疆终不悔。再续一年半的援疆,培养带不走的“铁军”是她无悔的选择。在她的坚持下,库车市课程游戏化形成基本的实践框架,探索出适宜于本土实际的“计划—游戏—分享”的游戏模式。近几年学前教育省、市课题的立项结题与成果获奖,实现了库车幼儿园教育科研从零到有的突破,营造了科研兴园、科研创品的良好氛围。
“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她将以此来勉励最后的一段援疆之路!
卢鸣
卢鸣:宁波市实验学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库车市教科局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
昭君歌出塞芦笛鸣协奏“踏飞燕,跨玉门,水遥山远,云随雁字长。芦笛一声知离绪,育苗宏志,回眸笑担当。绣阁抛,浪萍驻,千里追梦,举纛擎天高。且将壮怀向胡杨,雪莲天山,初心诵书郎。”
临行前,百转千回,宁波市实验学校教师卢鸣把心绪志业凝成开卷一首《苏幕遮》,以明执着、单纯、明朗的教育初心。她带着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跨越万里,奔赴边陲,全身心投入到新疆库车的教育工作中。身体力行着那句话:一入库车情似海,从此便是龟兹人。
做务实人,秉书生心。初入库车,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加上时差关系,卢老师水土不服,各种小状况层出。但这丝毫不能动摇卢老师的斗志和热情。为帮助年轻老师快速成长,她深入课堂问诊把脉,与老师们深入研讨。1年下来,听课多节,开展大大小小讲座几十次。
情系库车,“甬”现爱意。除了日常的教研工作,卢老师更是心系学生,倚赖宁波后方资源,搭建教育“连心桥”。在卢老师的倡议下,宁波市实验学校为库车市第十四小学捐书册。一箱箱沉甸甸的书籍,传递的是文化的力量,承载着满满的爱心,见证着宁波援疆人对库车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南庭树荣,剑指春风。作为援疆老师,她笃信:奉献,是一种品质,没有对享乐的奢求;奉献,是一种精神,拒绝对名利的追逐;奉献,是一种信念,摒弃对杂念的诱惑。在民族融合壮美的沃土上,在新时代嘹亮的“出塞曲”中,她以自身为一支小小的“芦笛”发出身心合一的协奏。
沈雷雷
沈雷雷: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中心初级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现任库车市教科局教研中心初中数学教研员。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蹲点教研,平均一天四节课,这是教研员一天的常规工作内容。由于城乡的师生差异较大,乡下学校以及个别城区学校非常迫切需要教研室有经验的教师与各校年轻教师多进行业务上的交流和指导,沈老师便朝着这个目标奔赴各校。
聚焦课堂,研磨教学。图中是沈老师在库车七中针对姚霞霞老师、李姬春老师和李万龙老师的三堂课进行指导。沈老师指导他们通读人教版数学6册书的内容,还专门抽出空余时间和他们一起进行初步的代数、几何的知识体系构建并后续跟踪指导。
蹲点把脉,助力抽测。沈老师作为黄中育教研员的小组成员,“白+黑”蹲点帮助乌恰中学和牙哈中学提高教学质量。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沈老师在课堂上创新采用开放的互动模式,分层设置,提高课堂效率,不仅让更多的后进生获取了基础知识,也使优生有了展示的平台。
多元融合,润物无声。他还将师生的缘分从课堂转移到运动场上,业余时间,他与三中的民族学生们一起运动,锻炼身心,提升素养,彼此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陈虹
陈虹:宁波市东恩中学初中英语高级教师。现任库车市教科局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员。
怀揣梦想,砥砺前行“千里烟尘书香近,异乡耕耘报国情。离家辛情育人梦,天下繁花桃李红。”援疆教师陈虹便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奔走在库车的各个学校。进疆后的她担任库车教科局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员,她克服饮食不适、天气干燥等重重困难,开始了难忘的援疆支教之旅。
未曾谋面,云端授课。由于疫情影响,进疆的日期一再延缓。这期间,陈虹老师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利用网络直播,担负起初一(5)班英语授课任务,给库车三中的孩子们进行云端授课。连续两个多月,虽然未曾谋面,但通过云端相处深切感受到新疆孩子们的淳朴与快乐。
把脉课堂,就诊献策。听课、评课是陈老师的日常工作,一年听多节课,每节课有反馈、有点评,每周有蹲点、有小结。她与同事一起走进各个小学,认真调研,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评、磨课后,老师们进步很大。在12月阳明小学举办的“甬库杯”知行课堂活动中,所指导的两位年轻教师(高盈娜老师和唐斌老师)均获二等奖,取得优异成绩。
倾情助力,提升教学。第一天到教研室报到,下午就跟着当地教研员吾尼切木老师一起参加了在库车七中举行的初中八年级英语片区集体活动。以后每周,陈老师的身影都会准时出现在各个教研活动中。她认真记录、点评和总结,还开展小型讲座十几次。
联谊爱心,捐赠图书。刚到库车时,陈老师发现每个学校的图书几乎都是少之又少,在得知宁波支教团捐款倡议后,立即慷慨解囊。还发动后方单位参加甬库两地少年儿童悦读手拉手活动,共捐图书册,为哈尼喀塔木小学的贫困儿童筹得书包和文具等新年礼物。
陈虹老师深入库车教育一线,把握教学脉搏,努力在传、帮、带上献计献策,力求为库车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优秀的年轻教师队伍。因为表现突出,陈虹老师被评为优秀援疆教师。她努力践行进疆誓言,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来源
人事科
编辑
陈佳玲
责编
池瑞辉李晨
点亮一起为海曙教育加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cf/1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