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近年来,酒泉市玉门市围绕增强村党组织造血功能和为民服务能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因地制宜打出了光伏生财、产业助推、“三变”撬动、多元融合的“组合拳”,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拉近党心与民心的距离,凝聚起了党建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抢抓政策机遇

集体经济“从无到有”

  走近玉门市小金湾乡源泉村,最引人瞩目的是村委会屋顶上两排熠熠发光的光伏发电板,这是源泉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也是玉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先手棋”。近年来,玉门市准确把握国家实施光伏扶贫项目的利好政策,制定出台了《实施村级光伏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和财政补贴、项目扶持政策,部署实施“光伏强村行动计划”,整合农业扶贫、财政扶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等资金万元,利用乡镇办公楼、村委会、学校、卫生室、文化室等闲置屋顶,在全市39个村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使贫困村、空壳村、薄弱村每年通过光伏项目增加集体收入5—8万元,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

发展特色产业

集体经济“从有到优”

实施光伏扶贫项目,只是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有没有的问题,要想持续发展壮大,必须培育好增收产业,增强造血功能。玉门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立足乡情村情,结合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学习借鉴贵州农村“三变”改革成功实践,大力实施“三年强村行动计划”,推行“支部+致富能手+龙头企业+基地”、“支部+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经营,引导农户通过参股、流转、承租等形式参与集体经营,让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户三方都从中受益,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从有到优”。花海镇金湾村按照“保底收益+返利+入股分红”的方式,将户农户的亩土地折价入股用于种植蜜瓜,农民每年亩均增收元,村集体收入年增加8万元。昌马镇东湾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流转农户入股耕地亩,建成藜麦种植基地和加工厂,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1万元。

坚持项目带动

集体经济“从优到强”

  实践证明,只要选准路子、选对项目,穷村就会变富村,弱村就会变强村。近年来,玉门市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在各乡镇摸排发展条件好、有项目支撑、经营运行模式成熟的15个村作为试点,实施“村级集体项目带动计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投资万元通过产业项目扶持6个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中央和省上项目资金的撬动下,整合部分财政资金万元,在每个乡镇确定1个条件成熟的村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通过集体资产入股、厂房场地租赁、设施设备出租等方式,每个村以保底收益+入股分红的方式,投入50万元参与集体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带动发展实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从优到强”。玉门镇东渠村投资万元,整合集体和农户土地亩,建成戈壁循环农业产业园,带动70户农户发展设施种养殖、农家乐,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下西号镇川北镇村兴建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承包给玉门豫胜高新农业公司发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村上每年可分得经营红利5万元。

通过近三年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玉门市59个村全部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其中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到60%以上,切实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

来源:市委组织部组织一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ff/11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