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创城工作的主体力量美丽万柏林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品牌;是一座城市内在魅力的永恒追求。
年6月12日,太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召开,全市掀起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全社会创建热潮。全市上下咬定目标,强化举措,强力推进创城工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万柏林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万柏林全体市民共同的责任。
创城的目的是什么?不仅是为了让城市更文明更美丽,更是为了让人民更幸福更快乐。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城市文明只有建立在群众的心坎上,凝聚群力、汇集群智,形成全民“大合唱”,成为群众心中为民、利民、惠民的好事、实事、乐事,才能赢得民众肯定,获得群众认可,绘出城市文明的魅力画卷。
”人民群众是文明创建活动的最终评判者
文明城市创建的每项具体任务,都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否则,文明创建只能流于形式,成为空中楼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落细、落地生根,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担当社会责任,不断提升文明素养,不断规范市民的生产生活秩序,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让群众在文明创建中有更多获得感。
为文明城市擦亮“面子”。文明城市的颜值担当最终还是体现在每个市民的举手投足间。让全体市民主动融入和自觉参与,不仅让文明城市在“面子”上更光鲜亮丽,让城市看起来更养眼。
为文明城市提升“里子”。文明城市是市民的城市,城市文明来自于每个市民文明素养的汇聚。从强化全体市民道德建设入手,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社会道德水平,涵养和提升城市气质,充实和丰富城市“里子”。
创建文明城市,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
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主人,只有人人参与其中,才能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市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改善,才会形成城市良性发展的上升通道,最终实现创城惠民的目的。引导广大市民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既做城市文明的受益者,也做城市文明的践行者,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文明创建上来。
提升市民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所在
城市的真实表情,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城市的金杯银杯,取决于广大民众的口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走群众路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注重细处着眼、实处发力,以决战决胜之势,坚决打赢文明城市创建这场攻坚战。
群众赞誉验证了“三化”工程和“创城”工作的民生初衷
在“三化”工程、“创城”工作推进中真正体会到创城是提升大家幸福指数的工作,让广大群众共享“三化”工程、“创城”工作的文明成果的活动,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创城的积极性提高了。实践证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城指导思想是正确的,部署是适时的,不仅得民心、合民意、通民情,而且不失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
群众赞誉验证了“三化”工程、“创城”工作的丰硕成果。
新变化带来新气象,新气象拓展新前景。创城,我们依然在路上。“三化”工程、“创城”工作,锻炼了干部,教育了群众,激发了全区机关干部“抬高标杆、争先进位”干事创业的动力,也提升了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使他们自发地投入到创城热潮之中,成为创城源源不断的动力。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众人划桨开大船,困难在后岸在前。”在不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扎根群众,依靠群众,号召群众唱主角、当主力,让群众成为中坚力量和动力源泉,才是最有效、最得力的措施,这样的城市文明才是可持续的、最有意义的,才更经得起考验,也才会更具活力和魅力!
“三化”引领创城 河西明珠蝶变“王大妈的亲戚又进城了!
你看,这是西宫西街,这空气是不是比咱乡下的闻着还舒服;
你看,这是我去年带你来的菜市场,再不用心疼你的绣花鞋踩上脏水了吧;
你看,只要走在斑马线上,汽车老远看见咱们就停下了,再不用你慌慌张张,左闪右避了;
你看、你看……
“这是万柏林?这就是我去年来的那个太原万柏林?”
“没错,这就是我们万柏林。”
蝶变芳华、礼润人心。为了提高城区颜值,让居住在万柏林辖区的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今年年初,太原万柏林区委区政府横下决心,启动了美化、靓化、精细化“三化”工程,精准“抓”住老百姓当下最期待解决的事儿,点点滴滴重拳推进,全民绿化、美化、净化城区,开启了自我加压下的城区蝶变之路。
已经开门迎客的万柏林区华润万象城。
3月启动,5月“三化”工程已在城区全面开花。6月,太原市决定集结全城力量,决胜文明城市时,万柏林区已经走在了创城工作前列,成为兄弟城区对标、学习的榜样。昔日违建连片的小街巷,变身绿意盎然、笔直宽阔的城市路;乱停、乱摆没了,还街景于民、还公道于众,大家心里都舒坦了;原来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成了政府重点关照的对象,百姓心暖了,幸福感油然而生。
“三化”引领之下的城市“里子”巨变,不仅点燃了全区人民的尚美之心,也着实锤炼了干部队伍,沟通了官民感情。
而今凝望,万柏林人会略带谦虚地告诉你:“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卸妆”之痛 高楼大厦掩护下的小巷生活
太原万柏林“创城”之难,在整个太原行政区划内,堪称之最。今年60多岁的王大妈打小就和父母来了太原,在她记忆中,几十年前的万柏林虽然偏,但仍算繁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过河,就数咱河西最热闹,那会儿还没什么亲贤商贸区长风商圈,南内环往南,一片菜洼地,呱呱呱的,听取蛙声一片……”王大妈掩嘴笑了起来。从新中国成立之始,万柏林区便成为太原的工业基地,大型国企相继落地于此,可谓是太原最早的城乡接合部之一。
年前,万柏林一直叫河西区。也就在当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从而设立了现今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以及晋源区。
人多、企业大,似乎就和人的相貌是从出生前决定的一般,万柏林的“妆容”也过早地定了型。翻开王大妈的记忆匣子,生活中无比真实的万柏林是这样的:西宫西街违章建筑无序,让整个街面臃肿不堪,歪歪斜斜;道路自不必说,日积月累,一些小街巷便道污损严重;小巷中沿街门店乱堆乱放,车辆亦是乱停乱放……王大妈老家的亲戚来了,新鲜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物产丰富,同时又对看在眼里的城市“病”嗤之以鼻。谈起生于斯、长于斯,一草一木都无比熟悉的家乡,王大妈内心五味杂陈,生活中的幸福感总是差那么一点。
正在建设的万柏林区第一高楼信达国际大厦。
高楼大厦、霓虹闪烁、现代都市的气息将万柏林的“妆容”刻画得无比细致,又富丽堂皇。然而在“妆容”背后,在那些背街小巷之间,“卸妆”之后的万柏林,是留给老一辈万柏林人最深刻的记忆。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小区环境也能和电视里一样、菜市场能更干净整洁,牵起爱人和孩子的手行走在马路上,目之所及都是规范与整洁,那该多好!万柏林群众的期待和呼声,也成了本届万柏林区委区政府改变城区面貌的发力点。
汾河景观全景。
初衷是为群众着想,“三化”工程自然得到了百姓拥护!
“切肤”之感 从改变你最细微的感受开始
“你在意的,就是我要改变的!”太原万柏林区委副书记、区长袁尔铭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三化”工程、“创城”工作的开展,就是从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入手,群众希望什么,“三化”工程、“创城”工作就
抓住了老百姓的“痛感”,这一次,王大妈真切感受到了变化。
年12月,山西晚报记者连续几天在万柏林走访,随着王大妈的脚步,悄悄记录着万柏林的变化。在玉门河菜市场的卖鱼摊点,让王大妈亲戚难以下脚的湿漉漉地板再也看不到了,王大妈高兴地说:“这走上去,既不脏,也不黏脚了,等我家亲戚来了,我一定要带他来看看,我们这里,大变样了!”沿着玉门河快速路的北沿岸进入市场,从门口的指示图上得知,市场里分了五个区域,想买点啥,轻松就能找到。
“菜市场在地下一层,光线不是很足,改造时特别给所有摊位安装了软体灯箱广告,逛起来很敞亮。”该市场负责人李雪峰介绍,通道也粉刷了地坪漆,并且专门配备了德国进口的扫地机和洗地机,扫完再清洗,可以保证地面清洁。菜摊张师傅说,他在这个市场卖菜已有三年,以前烂菜叶子掰下来随手就扔在地上了,现在市场环境变靓了,谁也不好意思随手乱扔。且每个摊位都发放了垃圾袋,烂叶子装到袋子里,收摊时有人专门拉运走。
万柏林区双拥路上的文化长廊。
这仅是其一。作为老旧工业生活小区集中的万柏林街道,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着环境基础差,城市设施老化,路面破损雨天泥泞不堪,线缆杂乱如蛛网密布,小区附近的游商小贩占道经营,交通管理秩序混乱。为此,万柏林区委区政府分门别类,逐条逐项重拳出击、环环相扣进行整治。
“比如我们万柏林街道和平苑社区兴龙苑小区,就实现了小区内外无一例小广告的整治目标,整个小区风貌焕然一新。街道办的人走哪都有居民热情地打着招呼。”万柏林街办书记张改翠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正是因为街道党工委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帮助协调热力公司与天然气公司,铺设了供热和供气管道,彻底解决了过去居民用锅炉供暖、煤气罐生活的局面,消除了群众生活中的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基层政府的工作取信于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提升,政府工作与群众支持才能更好地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让王大妈的儿子尤为高兴的是,政府在学校周边设置了多个停车位,他送孩子上学,再也没违停过,自然,没有被“贴单”喽!夜幕笼罩下,万家灯火中,王大妈看着仍在辅导孙子做作业的儿媳妇,悄悄煲了一碗热汤,放在了桌前。晚饭间,一家人快乐的笑声,从窗户穿梭在霓虹灯之间,一个、又一个……汇聚成了一股暖流,夜空中,抬头看天,隐隐约约似乎组成了一幕幕字:“幸福,如此简单而知足”!
“创城”之苦 泪水汗水下收获真心拥护
群众满意的笑容,是无数个“创城”人不眠不休、顶住各种压力换来的丰硕喜果。“三化”工程、“创城”工作开展之初,不少群众看到万柏林区大张旗鼓地整修环境、拆除违建、规范牌匾、拓展马路、清理垃圾、种树栽花等,还是有些疑虑,甚至有人认为又在搞什么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群众有质疑、违建持有者态度蛮横,这让很多街道、部门干部也存在思想顾虑,干活先拣好干的干,“硬骨头”先放下观望等待。
彼时的袁尔铭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两个月的时间袁尔铭亲自主持召开“三化”工程区长办公会11次,一次次统一思想,一次次凝心聚力、一次次走上街头和不敢干怕报复的基层干部同守在拆违现场……最终,冲在前面的找到了工作方法,跟在后面的看清了不干不行的形势,而已经见成效的整治小区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和百姓的点赞。
这,才使得万柏林“三化”工程在全区上下打开局面。
“三化”工程在启动之初,就确定了重点,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民生工程,既下大力解决城乡环卫、交通、供水、污水处理、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又要围绕“五街四路”“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集中力量整治占道经营、市场外溢、露天烧烤等突出问题,高标准高质量进行各项整治工作。除此之外,万柏林还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项目审批、办证办税、银行信贷、交通管理、营商环境、农贸市场改造、残疾人服务设施、城市公交服务能力等诸多涉民服务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举措。
西矿街上的彩绘电箱。
几个月后,路平了,灯亮了,水清了,环境干净了,交通秩序良好了,“窗口”服务顺心了……所有这些,切实让人民群众体会到创城带来的新风貌、新气象、新变化。思想顾虑打消了,观望情绪不见了,自觉参与创城的积极性提高了,赞誉创城的反响普遍了。
从数据来看,截至目前,该区三化工程工作拆违共计平方米,整治广告牌匾处、大型广告牌匾平方米、电子显示屏个;立面粉刷平方米;清除卫生死角处;清除小广告处、橱窗广告处、墙体广告处;清运暴露垃圾.5吨;整理绿地、杂草平方米;道路修整铺设米;立体建筑景观修整处;拆除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平方米;取缔占道经营平方米、处,下达违建拆除通知书余户;吊销经营证件户;清理伸舌头经营处,绿网苫盖12万平方米,整治围挡余处,平方米。
一组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劝说、一遍遍反复传达的过程。事实上,自“三化”工程实施以来,由于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拒绝“拆违”的人有,托人说情的人有,用金钱贿赂的人有,暴力威胁的人有……这就让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这些“马路局长、马路主任、马路科长”们不仅要推进、做好每项工作,还要坚决阻击人情、金钱的诱惑,坦然面对各种威胁。袁尔铭表示,通过“三化”工程也着实锤炼了干部队伍,在完善的制度保护下,“三化”工程建设中真正做到了“阳光、公正、公开、透明”,造福于社会和人民群众。不仅保护了干部,也收获了老百姓的真心爱戴。
千峰路口的巨型花篮。
城有芳华,礼润人心。晨曦中,河西街巷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在如诗如画的风景里,人们迎来崭新的一天;暮色下,城市流光溢彩、灯火辉煌,漫步在如梦的美景中,人们陶醉于夜的安详。在万柏林区“三化”工程推进下,太原河西地区一天天变净、变绿、变靓,这不仅成为兄弟城区争先参观学习、汲取创城经验的宝地,引领太原文明城市创建的万柏林区居民,获得感也一天天增强。闲庭漫步在城区的大街上,规范有序的市容秩序,整洁卫生的城市道路,文明有礼的市民群众,组成了一幅天蓝、地净、人美的美丽画面。
“兴华经验”成太原市创城标杆老巷换新颜,旧小区变幸福院“背街小巷里,崭新的门头牌匾整齐规范、新绘的文化墙面干净漂亮、悬空的电线电缆全部入地、新铺设的道路畅通无阻;老旧小区坡道楼终于变样了,楼道粉饰一新、庭院插绿硬化、外墙节能环保……目前,万柏林区兴华街道彭西一巷等背街小巷、坡道楼等老旧小区经过高标准整治后,面貌焕然一新。
生活环境的改善,让百姓真实受惠,成了大家伙茶余饭后最乐意分享的谈资。
在创城行动中,兴华街道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以集中整治带动长效管理,辖区城市环境面貌得到了全面提升和改善,“兴华经验”在整个太原市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标杆和创城标准。
”“兴华经验”的主要内容:
先摸清问题存在了解百姓所需,发动和依靠群众,从小到大逐步组织队伍,然后开展工作;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坚持困难不上交,就地解决;再集中地和系统地进行问题分析,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坚持各项工作以提高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为原则,进行组织建设。
背街小巷改造让“里子”也有颜值
商店招牌统一了、停车秩序规范了、路面干净整洁了、居民生活更加舒心了……12月7日上午,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彭西一巷,发现小巷“颜值”有了明显提升,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获得感和幸福感。
彭西一巷东起千峰北路,西至和平北路,全长米,和不少老旧小街巷一样,近些年,“小巷病”成了困扰周边居民的一件烦心事。万柏林街道办事处城中村彭村整村拆除、兴华街道办事处“三化”工程拆除沿街违章建筑并对两侧居民小区围墙修缮后,对彭西一巷的整体大修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由于驻地单位和彭西一巷的维修施工方达成的协议,路两侧各建有一排临建门面房用于出租,这些门面房占据了整个道路宽度的三分之一,严重影响道路通畅。其中一间门面房租给个体户开设液化气站,旁边就是经常使用明火的饭店。还有一间门面房被用来办起了洗车行,洗车废水直接排到路面上,每年冬天结冰打滑的情况严重。
创城工作中,千峰北路社区居委会敢于向老大难问题“开刀”,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驻地单位协调,反复做工作,用为民办实事的真诚和执着,换来了各方的理解和配合,彭西一巷42间门面房全部拆除,拆除面积约平方米。
“这条我走了多年的老街巷最近焕然一新,沉积多年的垃圾也被清空了,沿街墙面粉刷一新,整条街亮堂起来了。咱城市的‘里子’越来越靓了!”家住彭西一巷的李阿姨向山西晚报记者说道,之前紧挨南排洪沟的两间违建门面房,不但影响市容而且形成极大的汛期安全隐患,整治后,这两间违建门面房被彻底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街头小游园,成为居民乘凉、遛弯的好去处。
兴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吕海亮说道,双拥路与漪汾街交会处的西北角,也新建了一处小游园,有亭子、有坐椅、有喷泉。之前,那里是荒废的工地,曾堆满了建筑垃圾,一刮风时总会大量扬尘。经过改造,这里变成了小游园,面貌彻底改变,成了附近居民最爱来的地方。东北角之前是一处违建的小面馆,今年年初,万柏林区实施“三化工程”时,对这个违建进行了彻底拆除,将那里打造成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新人等内容的“公益墙”,既美观又大方。
谈到背街小巷的变化,居民张丽敏说道,其实最大的变化是附近居民开始主动保护环境,谁都不好意思做出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现在一天下来也看不到多少垃圾了,百姓的自觉意识也在提升。
从老旧小区变成幸福小院 为城市温暖“+1度”
竹杏社区坡道楼原本是一个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环境可想而知。如今,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变成了幸福小院,一有空闲,张大妈就会带着孙子在小区的院子里,跑跑步,健健身,聊聊天。
“小区由于年久失修,楼座外墙墙皮脱落严重,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张大妈向山西晚报记者讲述改造前小区的状况,之前楼院满是违章建筑,雨天道路泥泞且积水严重,下雨比较大的那几天,晚上都不敢睡觉,楼院内私搭乱建、住户自建飘窗、破窗开店等挤得空间狭窄,消防通道受阻,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坡道楼位于千峰北路号,建成于年,共9层,由太钢和散装水泥办共同承建,因为楼内没有电梯,居民上下楼梯被设计成坡道而得名,年入住,现有居民76户。由于多年无物业管理,公共服务设施年久失修,与附近的高楼、周边同期既有节能改造建筑相比,这栋楼房明显陈旧且违建多,居民怨声载道。
自万柏林区开展“三化”工程和“创城”工作以来,竹杏社区在兴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问题导向、基层自治、社会参与”为原则,对坡道楼进行全面彻底的美化、亮化、精细化改造。兴华街道在小区内张贴了温馨通知,并悬挂条幅,全方位广泛宣传,希望每个住户参与其中,共同将坡道楼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的示范楼。与此同时,竹杏社区党支部书记高素琴带领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多次前往产权单位协商,与之达成共识,在坡道楼率先进行了拆违整治。随后,又对多个违建住户逐户进行上门走访动员,耐心劝说。
年4月14日,13处平方米违建被彻底拆除,坡道楼三化工程打造就此拉开序幕。4月19日上午,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竹杏小区坡道楼前面,兴华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动用工程机械,将围着这座居民楼各家自建的一圈违章建筑全部拆除。
物业自治居民自己当“管家”
空中约米网线全部落地;铺设节能保温平方米;76户居民的电表实现了一户一表改装;楼道悬挂18块讲文明、树新风展板;安装14个户外太阳能景观灯……通过小区绿化、亮化、拆除违建等综合整治后的坡道楼以全新姿态回归,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坡道楼旧貌换新颜,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成为兴华南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竹杏社区创城的示范楼院。
“三化”工程的胜利成果来之不易,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让“三化”成果保持长效呢?7月2日,在竹杏社区党支部书记高素琴的主持下,召开“坡道楼居民代表议事会”,成立了坡道楼管委会,选出楼长、管理员、楼层长,对小区进行居民自治,居民代表监督管委会的工作。小区今后的管理,完全是居民代表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每个居民都能提出建议,也都能监督管委会的工作,真正实现了居民做主。
就在坡道楼管委会刚成立第二天,管委会党员、楼长赵师傅就带领楼层长及热心居民对楼院内一废井进行填平,将堵塞的雨水井进行自行掏挖,并重新安装雨水井,保证雨季雨水通畅。成立后的第三天,赵师傅再次带领党员、楼层长对地下室多年堆放杂物进行清理,共商共治的局面逐步形成。管委会陆续制定了《坡道楼管委会职责》《坡道楼自治公约》等守则,经过两个多月的运转,坡道楼实现了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局面。
“坡道楼昔日脏乱差,今日换新颜,居民生活在干净、整洁、有序的小区里,共享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幸福生活。”高素琴说道,“创城”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不仅要打攻坚战,还要打持久战,“创城”工作是“文明”的新起点,“创城”永远在路上。
“兴华经验”成太原创城标杆
在创城行动中,兴华街道以“三化工程”为载体,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以“一街四路一片区”,即漪汾街、文兴路、和平北路、千峰北路、滨河西路和漪汾苑片区重点整治带动全面改善,以集中整治带动长效管理,辖区城市环境面貌得到了全面提升和改善,“兴华经验”在万柏林区乃至整个太原市创城中,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标杆。
“心里懂居民所需,比嘴上说爱居民更重要,居民的开心,就是我的快乐!”这是兴华街道办事处主任刘莉常说的话,也是每个基层党员干部的心声。
自“三化”工程、“创城”工作开展以来,万柏林区兴华街道办事处以“三个一切”为理念,以“四个一样”为原则,以“九种干法”为举措,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最终总结出了“兴华经验”。“兴华经验”的主要内容是先摸清问题存在了解百姓所需,发动和依靠群众,从小到大逐步组织队伍,然后开展工作。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坚持困难不上交,就地解决。再集中地和系统地进行问题分析,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坚持各项工作以提高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为原则,进行组织建设。
“三化工程”中,兴华街道共拆除违建20余平方米,整治违规广告牌匾块余平方米,规范门头牌匾处,立面粉饰余平方米,清除卫生死角个,取缔占道经营处,伸舌头经营92处,清理积存垃圾余立方,增绿余平方米,环境更加整洁有序、优美靓丽。集中对20个老旧小区开展整治,截至目前17个小区基本完成整治,重点打造了千峰北路2号院泰安小区、坡道楼两个老旧小区示范点,市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集贸市场乱象整治方面,联合食药、工商等部门对兴华南小区便民综合市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重点对市场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经营秩序、创城宣传氛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清单,对照标准逐项整改。对市场商户亮证经营、场所环境卫生、防尘防虫设施、索证索票、添加剂使用情况等进行抽查,核查76家商铺经营证件,对市场内破损道路进行铺设整修,统一制作了门头牌匾,整治未亮证经营、食品贮存未隔墙离地、防尘防虫降温设施不足等问题12项,促进市场环境卫生整洁、经营文明有序。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许晶晶赵德伟王钦
摄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寇宁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兰叶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xg/1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