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鹤岗房价蹦看收缩型城市
近期2个事带火了两个城市,一是因为奔驰而走红的西安,二是房价暴跌的黑龙江地级市鹤岗!
黑龙江鹤岗房价一平米只要元?
近日,网上有截图显示,黑龙江鹤岗市房价已低至一套46平米的住房总价元,折合一平方米元。
经调查发现,网络上出现的情况基本属实。比如说,根据某二手房网站显示,鹤岗市的一个“东山沿河北小区”,一套位于7楼的46平毛坯房(一室一厅)总价只有1.5万,折合一平方米元。还低于网络上流传的一平方米元的价格。
而鹤岗市的另一个“九洲松鹤小区”,一套位于6楼的50平毛坯房(一室一厅)总价也只有1.9万,折合一平方米元。也和网上流传的最低价差别不大。
与二手房网站上提供的中介电话联系后获悉,在鹤岗,总价两万的房源非常多,还有许多房源的总价低于两万。
不过中介也指出,这些低价房源都是当地的棚改房,性质与一般商品房有明显区别。比如说,普通商品房能马上办下“房本”,这些房源却并不能马上把“房本”办下来,需要等几年。
此外这些房源的建设标准比较低。比如说,根据现行住宅设计规范,7层及7层以上的住宅应配置电梯。但这些总高7层的商品房都没有配电梯。总价特别低的房源,一般都出现在这些多层住宅的6层、7层。而在普通商品房的价格方面,据接受采访的当地中介介绍,目前鹤岗市中心的商品房价格在元/平左右。
鹤岗是东北的东北,在黑龙江还要再往东北部,跟俄罗斯快挨着了,总面积不大1.5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多就万。属于地级市!
根据年的人口统计,34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30%,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22%,人口结构也还尚可,从经济来看,鹤岗也不算差,这里产煤,石墨储量也很丰富,也是木材的主要产地,年这个地方实现了.9亿的GDP,增长7.3%,人均GDP达到2.7万元!
年以来,鹤岗房价突然出现崩盘,突然从多一平米的房价,掉到了不足千元!然后满大街都放上了促销广告,跟卖白菜一样甩卖房子,上面写着1万多,5万,10万,注意这可不是单平米的房价,而是一套房子的总价,是的你没看错,在别的城市,只能买一平米的钱,在这里可以买一套多平米的房子。
鹤岗现在都在抛售房子,最好的小区也就卖到一平米,但大多数房子,也都是几万一套,10几万一套。现在鹤岗惨到什么程度,房子都免费租,房东只要求租客承担每年的供暖物业费,房子基本都是白住。因为实在是租不上价,你想一套房子一共才十几万,这一年的租金,也就几千块钱,真的也就是供暖和物业费的钱。
其实不止鹤岗,黑龙江其它城市也遭遇了类似的问题!双鸭山的房价也已经出现了大跌,多平米的房子,也是不到10万就卖掉了。还有伊春市,也跟这个情况差不多。
主要是因为人口不多,供给不小,房子太多,年轻人大量外流。所以根本涨不起来价,但是突然大跌,而且还跌一半,这个确实没想到。可见一个城市的人口和经济,对于房价的支撑力是有多重要,其实这种人口不断外流的城市很多,每个省都有大量的三四线城市是这样的情况,有些地方,这两年在棚改货币化的推动下,房价不降反涨,让很多人还趋之若鹜,大量买入。未来内地不少地方出现鹤岗双鸭山这样的情况很正常的,也许某一个月突然在毫无征兆之下,房价就开始大跌了!房价如葱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未来房价的危机,可能会从这些人口流出的城市开始,19年这种情况应该越来越多。楼市会重新回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有少数大城市因为持续的人口与资金流入,或暂时能维持高房价,但大部分城市因为收缩,人口被抢走,所以造成房子的严重过剩,而价格大跌,最要命的可能不是价格下跌或者有价无市,而是跌了之后,仍然无人接盘,后面扔到房子里的钱基本到水里了!
官方明确“收缩型城市要瘦身缩体”,意味着什么?
近日,发改委《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在明确大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同时,首次公开提及“收缩型城市”。城区常住人口万—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万—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这意味着,收缩型城市,正式进入国家规划视野。这些人口流失、产业衰退、城市空间不断闲置的城市,未来发展将会受到诸多限制。
长期以来,无论城市实际上在扩张还是在收缩,几乎所有城市都在大造新城、盲目城市,丝毫不顾城市发展的现实。
01、哪些城市在收缩?
世上最悲催的事情莫过于,大城市还没有完成扩张,小城市已经提前开始收缩了。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还不到60%,离世界公认的城镇化加速阶段70%这一天花板,还有10个点左右的空间。然而,这场规模巨大的人口大流动,势必与大部分中小城市无缘。城市收缩不是概念游戏,而是显而易见的现实。
那么,到底有哪些城市在收缩?据清华大学研究,在年到年间,中国有个城市的人口在流失,三分之一的国土人口密度在下降。
~年间,中国有84座城市出现了“收缩”。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年或者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
一般而言,常住人口连续3年以上持续流失且缺乏回流的城市,均可被视为收缩型城市。这一过程,如果伴随着人均GDP减少、财政收入下滑、城市建成区面积缩小,那么问题更加严重。
这些城市在过去经历着明显的人口流失和城市收缩。字体越大,人口流失就越严重。
02、城市收缩的四种模式
第一类是资源枯竭性城市。因资源而生,同样因资源枯竭而衰退,甘肃玉门、山西吕梁、黑龙江双鸭山是典型代表。其中,玉门的知名度最高。
甘肃玉门曾经是中国的石油重镇,也是“铁人”王进喜的家乡,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玉门经济持续衰退,人口大量流失。数据显示,~年间,玉门市市区人口密度的变化率为-19.11%;人均GDP的变化率为-26.96%;建成区面积的变化率高达-61.59%;城市收缩现象非常明显。
第二类是产业变迁导致的收缩,比如东北的一些重工业城市,无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得不面临产业衰退和人口外流的双重危机。
第三类是偏远城市的收缩。这些城市,既不靠近港口,又不靠近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本身又缺乏资源支撑,在城镇化的时代的浪潮中,人口最容易流出。比如甘肃定西、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齐齐哈尔、广西河池等城市。
第四类是大城市周边的收缩。由于大城市虹吸效应的存在,周边城市人口不断向核心城市涌入,比如北京周边的三河、高碑店,成都周边的都江堰等。
不过,这类收缩并非一成不变。只要位于大城市群内部,城市收缩就不用太过担心。
随着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战略的明确,大城市面临虹吸效应与外溢效应的双重约束,人口、产业有望向周边三四线城市溢出,这又会带来收缩之后的新一轮扩张。
03、这些城市为何会收缩?
热胀冷缩是自然现象,城市扩张与衰退同理。
从大环境来看,城市收缩的产生,来源于经济与人口转折点的出现。在经济扩张和人口大幅增长阶段,几乎所有城市都在扩张,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内在力量所在。
然而,当经济进入新常态,高增长态势不复存在,而产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压力,那么部分城市的经济增长态势必然要被逆转。
同时,城镇化已经进入下半场。年我国城镇化率接近60%。从年到年,不到40年时间,我国城镇化率从20%增长到60%,城镇化的前半场已经完成。接下来城镇化还有10个点左右的空间,这也对城市人口增长形成约束。
更关键的是,人口转折点也已经出现。随着人口出生率下滑,老龄化率不断提升,人口红利和劳动力红利都已不复存在,全国性人口普增的局面也将被逆转。
据社科院的预测,到年,中国人口有可能首现负增长,届时城市之间的人口争夺战势必更加白热化。
然而,所有城市都在参与抢人大战,但人口却在不断向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流动。
尤其是,根据发改委《年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城区人口万以上的大城市也将取消落户限制。当大城市户籍不再成为障碍时,中小城市面临的人口争夺战无疑会更加激烈,城市收缩会呈现加剧态势。
这种背景下,大城市还能继续扩张之路,而中小城市的收缩就不可避免。
04、收缩型城市的三点警示
人口在流失,产业在衰退,城市空间和公共设施在闲置,城市发展自然会受到影响。
其一,城市收缩,规划不会再允许扩张。在过去,大小城市,普遍钟情于摊大饼式建设。如果收缩成为事实,那么土地指标、公共建设指标必然要随之收缩。
发改委明确指出,未来要神话“人地钱挂钩”等政策,人口流失,土地指标和财政补贴必然要随之减少,收缩城市想要再玩大建新区和土地财政的游戏,恐怕行不通了。
同时,根据发改委文件,要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所以,在收缩型的中小城市,没有人口和产业注入的新区,最需要警惕。
其二,收缩型城市,难以支撑起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建设。无论是公共设施建设,还是地铁建设,都需要庞大的人口规模作为前提。人口越多越聚集,规模效应就越突出,地铁建设的人均成本就越低。北上广深的地铁能开往几十公里之外的远郊,就是人口规模带来的利好。
如果城市收缩,人口减少,产业衰退,那么许多公共设施就无从支撑。以地铁为例,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资格建设地铁。按照规定,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万人以上。如果城市不断收缩,这些公共设施显然无法上马。
其三,城市收缩,房价等资产价格同样无法维持。房地产的根本支撑在于经济和人口,经济衰退,产业衰退,人口外流,那么原来的房地产价格自然难以维持。
美国底特律一度是美国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后来由于经济危机,汽车产业全面衰退,市区大量房子被空置,房价自然一落千丈。
在不远的未来,恐怕国内有不少收缩型城市,房价将会复制底特律的命运。
老画评点:最后一剑我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太过于乐观,后面问题真的很复杂,老画我虽然心知肚明,但无法讲的,远远不是收缩型城市或者三四线问题这么简单,这个只是基于正常经济规律下的模式,但要是出些问题不按正常路线走呢?真的希望筒子们不要过于乐观了,事情真不是这么简单的,学员解读(收费)。
注:文章仅供参考!老画所有文章如果不妥,编辑可以随时删除。本博主要记录与分析未来大势的过程与趋势,经济、杂谈、情感、健康等。
老画一剑这些年潜心研究世界地缘宏观经济及未来大势,值此天下风云变幻,多事之秋,若想大事先知先觉,安身立命,请加Q群或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aibanjia.com/fjzl/10560.html